清姿方颊两眉扬,从我东西近我长。
诸子谁能高意气,十年却悔学文章。
眼前言笑疑生死,箧里诗书半在亡。
坐愧太丘真有德,贤孙迎客立成行。
忆凤二首
注释:
- 清姿方颊两眉扬,从我东西近我长。
- “清姿”: 指的是美好的气质和外表。
- “方颊”: 脸型方正的脸颊。
- “两眉扬”: 眉毛挑起的样子。
- “从我东西近我长”: 跟随我左右,与我亲近。
- 诸子谁能高意气,十年却悔学文章。
- “诸子”: 这里泛指年轻的朋友或者门生。
- “谁”: 疑问词。
- “能”: 能够、可以。
- “高意气”: 意气风发、志向远大。
- “十年”: 比喻时间漫长,这里表示过去了很久。
- “却悔”: 后悔。
- “学文章”: 学习文学创作。
- 眼前言笑疑生死,箧里诗书半在亡。
- “眼前”: 眼前所见。
- “言笑”: 谈话时的笑容。
- “生死”: 生命长短。
- “箧(qiè)里”: 箱子里。
- “诗书”: 诗歌和书籍。
- “半在亡”: 一半已经丢失。
- 坐愧太丘真有德,贤孙迎客立成行。
- “坐愧”: 因感到惭愧而坐下。
- “太丘”: 指孔子。
- “真有德”: 真正具有道德。
- “贤孙”: 优秀的孙子。
- “迎客”: 迎接客人。
- “立成行”: 立即组成一行。
赏析:
这两首诗是杜甫回忆与李白的友情之作。第一首主要描述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及对他的敬仰之情,第二首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以及对李白的怀念和尊敬。
“清姿方颊两眉扬,从我东西近我长。”这两句描绘了李白的外貌特征以及他的亲近感,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诸子谁能高意气,十年却悔学文章。”这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过去的遗憾。他曾经认为李白的意气高洁,但现在却后悔自己的选择。
“眼前言笑疑生死,箧里诗书半在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李白的深深敬仰。他常常怀念与李白在一起的时光,那些言笑晏晏的日子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他深知这些宝贵的诗歌和书籍一旦丢失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新获得。
“坐愧太丘真有德,贤孙迎客立成行。”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尊敬之情。他常常以李白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他也为李白的优秀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