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根据注释和重点诗句理解诗意;最后分析表达技巧、思想情感、意境特点等。 题干中“和龙麟洲题黄次翁黄鹤楼图”是诗的题目,写孙曹百战,大江千载狂澜,谁在楼头呼鹤,秋风落日危阑,这是诗人想象中的黄鹤楼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答案】 孙曹百战何在? 大江千载狂澜。 谁倚楼头呼鹤, 秋风落日危阑。 译文: 孙曹百战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其三:一州一州本有枝,一江一江水可炊。 这首诗通过描绘沅州的自然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从文学手法上来讲,这首诗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开头两句直接点题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赤城风月笑相逢。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 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 分明不与画图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译文: 无需像去年那样渡过长江,带着鲜花和美酒回到故乡。山中自有风月之趣,与好友相遇,畅享美好时光。城中的官吏们忙于公务,而我们则尽情地饮酒作乐。菊花水中波光粼粼,仿佛被翠绿的雾气所环绕;芙蓉帘半卷起,迎着西风轻轻摇曳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交织的诗作。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人生结交莫如月”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如同明月般皎洁无瑕。第二句“人生行路莫嫌热”,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态度,即使面临酷暑,也要坚定前行。第三句“热当三伏易变秋,月能万里长随客”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通过对比热与月的不同境遇,强调了月亮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陪伴在身旁的特质。
```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 其一 黠胥取利如斧樵,苛法销骨如膏烧。官规难减賨布税,县政莫急蛮人徭。 注释:狡猾的官吏像砍柴的人一样谋取私利,严苛的法律像燃烧膏油一样让人痛苦。官府的规定难以减轻征收賨布税的负担,县政府的工作不要急于处理蛮人的徭役问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官场的黑暗和民众的痛苦生活。作者以辛辣的语言讽刺了那些贪婪的官吏和严苛的法律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四日或五日。欧阳山:即欧阳修,字修,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二首:这里指《踏莎行·候馆梅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南: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二月三月,野水一村两村。花落人家寒食,燕归山馆黄昏。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名篇之一,写于作者罢官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时。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景图;下片抒发作者的感伤之情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 其一 | 人生结交莫如月,人生行路莫嫌热。 人生行路莫嫌热,热情似火,勇往直前。 一州一州本有枝,一江一江水可炊。 北人不畏艰难险,南人多情易思归。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北人和南人在生活上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北人不畏艰难险阻,而南人则多情易思归,反映出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寒食行 去年寒食城东桥,郭田野花春摇摇。 城中家家出上冢,久晴争试纨与绡。 松边细马拥绣鞠,柳下轻车窥翠翘。 竹篮买花分载酒,酒酣遮路行吹箫。 高冈累累临广道,败轻短篱编棘枣。 北人火葬哭望云,土人高坟岁剪草。 老翁怆咽心未平,童稚嬉游未有情。 悬知十日辨一出,焄蒿不及行春心。 男儿百年骛昏宦,慵痴未必输精悍。 黄金堆堂红颊笑,阖棺未了如云散。 夏畦埋骨绕里闾,海上田横无麦饭。 江山满眼樵牧歌
【注释】 1. 湖山:本指洞庭湖,这里泛指湖泽之地。 2. 送:饯别。 3. 攸州:今湖南攸县。 4. 武宽则:武攸之的字。再入京:再次进入京城。 5. 洞庭:即大湖,又名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6. 衡山: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以南。 7. 白日跳丸出其背:白日高悬,像弹丸一样从天上飞过。比喻时局动荡。跳丸:弹丸。 8. 地维:大地。洼坼:破裂。波涛高:波浪翻腾。 9. 元气淋漓
【注释】 ①碧唾:指荷花。花,通假字。 ②翠玑:指翡翠色的珠子。珠,通假字。 ③水边裙影:指荷叶的倒影。裙,通假字。 ④脂水:指池塘里的水。生肥:指莲花的肥美。 ⑤小扇:指女子的一把扇子。 ⑥兰处:在兰花丛中。 ⑦乳鸳:鸳鸯鸟的别称。 ⑧沦漪:指水波。 ⑨疏:稀疏,稀薄的意思。 ⑩元:同“原”,本来。 ⑪章台:指长街名,这里代指京城。春腻:春日的花朵含苞欲放的样子。 ⑫重相约:再一次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