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注释】 和:应和,唱和。刘寔翁:即刘宋诗人刘义庆。后中秋:指重阳节后。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倚楼:登楼远望。 【译文】 此地原无约定,我一年到头也只靠高楼远眺消磨时光。 乱云飘飞江上白茫茫,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 逢佳节特别让人感伤,为生计不得不放弃谋略。 今夜多情明月照天边,不妨举杯邀月共畅饮。 赏析: 首联“此地元无约,穷年亦倚楼”。意思是说,我来到这个地方
春日江上 山市风斜树,花津雨涨泉。 路分归越客,春入下潮船。 嗜懒终违俗,无成数计年。 残梅如有待,耿耿映青天。 译文: 在春天的江上,山市的风斜斜地吹拂着树木,花津的雨水涨满了泉水。归乡的客人分路而行,春天的气息融入了下潮船。我厌倦懒惰最终违背世俗,没有多少成就多年过去。残败的梅花好像还等待着什么,明亮地映照着天空。 注释: 1. 山市风斜树:山市的风斜斜地吹拂着树木。 2.
【注释】 1.昔往兴遄尽:昔日的游兴已尽。遄,快意。 2.今游期未齐:现在来游玩还差一点时间。期,期望的时间。 3.天连华盖起:天空中白云连接着像天上的伞盖那样高。 4.山抱白云迷:山峦被白云包围着,看不见边际。 5.树老时来鹤:树木老了,有时能听到鹤叫的声音。 6.星低半在溪:星星好像要落下去似的,一半在水里。 7.故人题笔在,遗墨似鸦栖:老朋友的诗稿还在我这里,他的遗墨好像乌鸦停在树枝上一样
《挽潮州教授李以翁》 白发居庸塞,青衫瘴海涛。 平生馀志在,薄宦累才高。 器业庸流嫉,篇章大化劳。 乡邦人物尽,江汉日滔滔。 注释:头发白了还留在边塞,穿着青衫的我在热带的海潮里飘荡。我生平余下的志向在,做官却让才能受累。那些庸才嫉妒我的才能,我写的诗篇也给大化带来负担。家乡的人和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长江、汉水都在不停地奔流。 赏析:诗人用苍凉悲壮的笔墨
注释: 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 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译文: 海内还有很多先友,如今还有几人? 高高的帽子余下后事,一第就是前生的福分。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胡宗瑞的挽诗。诗人感慨世事沧桑,感叹人生无常,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细雨海棠成子,馀寒江燕初归。 立马桥西沽酒,行人未试春衣。 诗句翻译 1. “细雨海棠成子”: - 关键词:细雨、海棠、成子。 - 注释:春天的细雨让盛开的海棠花凋零,好似花果成为种子。 2. “馀寒江燕初归”: - 关键词:馀寒、江燕、初归。 - 注释: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江边的燕子还带着余寒归来。 3. “立马桥西沽酒”: - 关键词:立马、桥西、沽酒。 - 注释
【注释】 官路:通往官府的大道。落花:落花时节。马过:马儿飞驰经过。人家:农家。高树:高大的树木。莺啼:黄莺啼鸣。故里:故乡,旧地。故人:老朋友。何处:什么地方,不知在哪里。夕阳:日落时分的余晖。长在:总是,始终。楼西:城楼的西边。 【译文】 官道上落花纷纷,马蹄匆匆,飞驰而过;人家屋檐下高高的树上,黄莺啼鸣不停。 我的老朋友现在何处?不知他身在何方,只知道太阳已从西边落下,依然照耀着那座城楼。
解析: 这首诗《谒金门》由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下面将逐句解析并附上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春睡倦 - 春天的困倦和慵懒。 2. 自拣花枝行遍 - 自己挑选花朵走在周围,形容春天的景色迷人。 3. 昨日新红今日变 - 昨天还是鲜艳的新红色,今天变成了其他颜色。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4. 细挼将袖染 -
【注释】: 1. 春日偶赋二首:作者闲居无事时所作,以抒发自己对人生感慨和无奈的心情。 2. 轻寒:微冷,形容春天的天气。 3. 水驿:古代驿站名。在水边,因水而名。 4. 栋花:即梅花,这里指梅花盛开的季节。 5. 孤灯挑尽春宵:用来形容诗人孤独寂寞地度过漫长的夜晚。 【译文】: 杨柳轻轻摇曳着在寒冷的水中, 梅花在官桥上独自绽放着小雨。 回首往事,我感叹人世间的变迁,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春意盎然,岁月静好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词作,由元代著名诗人袁易所作。此词不仅语言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通过赏析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词中首句“春来十日春多少”,立即勾勒出一幅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作者通过对“十日”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春天虽然短暂但生命力极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