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十日春多少。扶路金钗试灯早。旋剪寿幡飞蝶小。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
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万事浮云如过鸟。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春意盎然,岁月静好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词作,由元代著名诗人袁易所作。此词不仅语言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通过赏析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词中首句“春来十日春多少”,立即勾勒出一幅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作者通过对“十日”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春天虽然短暂但生命力极强的特点。这不仅仅是对季节的描写,更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扶路金钗试灯早”,这里使用了“金钗试灯”这一传统节日习俗,形象地描述了元宵节时人们装扮成各种花灯出游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间接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旋翦寿幡飞蝶小”,则转入了一种更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这里的“寿幡”指的是生日庆祝时悬挂的彩幡,而“飞蝶小”则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自由。通过这种对比,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生生不息。
“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这几句则是全词中的亮点,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风景进行描绘,展现了四季更迭、自然景观的美好与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颂,也是对时间流逝中不变的美的讴歌。
词的最后一句“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则转向了人的情感与生命状态。这句诗以桃花为喻,寓意着人生的多姿多彩与短暂。桃花虽然盛开后终将凋零,但它的美丽却给观者带来了短暂的喜悦与慰藉。这种对比,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态度的思考。
最后一句“万事浮云如过鸟”,以极富哲理的方式总结了全词。这里用“浮云”比喻世间一切变化莫测的事物,强调了一切都像飞鸟一般匆匆而过,提醒我们要有一颗超脱尘世浮躁的心。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享受,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