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元无约,穷年亦倚楼。
乱云江市白,落木鬓毛秋。
逢节偏惊客,资身可废谋。
天多今夕月,有酒未须休。
【注释】
和:应和,唱和。刘寔翁:即刘宋诗人刘义庆。后中秋:指重阳节后。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倚楼:登楼远望。
【译文】
此地原无约定,我一年到头也只靠高楼远眺消磨时光。
乱云飘飞江上白茫茫,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
逢佳节特别让人感伤,为生计不得不放弃谋略。
今夜多情明月照天边,不妨举杯邀月共畅饮。
赏析:
首联“此地元无约,穷年亦倚楼”。意思是说,我来到这个地方,并没有与什么人约定,只是整年整年地靠在楼上眺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情感,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
颔联“乱云江市白,落木鬓毛秋”。这里的“乱云”指的是乌云密布的天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而“江市”则是指热闹的市集景象,暗示着诗人生活的繁华与喧嚣。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市集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颈联“逢节偏惊客,资身可废谋”。这里的“逢节”指的是重阳节,是人们登高赏菊的节日,同时也是诗人思念故乡的日子。而“资身可废谋”则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出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屈服的现实。
尾联“天多今夕月,有酒未须休”。这里的“今夕月”指的是重阳节的月亮,也是诗人思念故乡的象征;而“有酒未须休”则是诗人对自己饮酒作乐的调侃,表示即使有酒也无须担心,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