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
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注释:
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
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译文:
海内还有很多先友,如今还有几人?
高高的帽子余下后事,一第就是前生的福分。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胡宗瑞的挽诗。诗人感慨世事沧桑,感叹人生无常,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
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注释:
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
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译文:
海内还有很多先友,如今还有几人?
高高的帽子余下后事,一第就是前生的福分。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
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胡宗瑞的挽诗。诗人感慨世事沧桑,感叹人生无常,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注释】 1. 客佳不必多:客人好,不必多。 2. 极知后花时:极知道以后开花的时候。 3. 聊复纵心赏:姑且放纵自己的心去赏玩。 4. 树深路欲尽:树荫深处,道路即将走到尽头。 5. 林缺天忽敞:树林中树木稀疏,天空突然开阔。 6. 黑云涌奇嶂:乌云涌动,如同山峦突起。 7. 清风杂笑语,共作金石响:微风和笑声一起发出,如同金石之声。 8. 尚疑有馀韵:仍然怀疑还有余音。 9. 隐隐在蓬莽
诗句原文: 吾与二三友,周回此田畴。 中岁风雨散,兹游谁与俦。 望山渐适意,得树亦少休。 峰回西风长,吹我驼毛裘。 登高遂遐瞩,一粟托九州。 去住定有契,欣戚焉足留。 戏攀西祠花,下濯北涧流。 翻译: 我与几位好友在这片田地周围漫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历了中年时期的风雨洗礼,这次旅行没有人陪伴。当我望向远方的山峰时,心情逐渐变得愉悦。树木为我提供了休息的机会,当秋风再次吹起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雨声,看到星星满天,然后是重雾笼罩原野,直到五更雨再次来临,将诗人惊醒。最后,他感叹今日天气已晴,旭日如黄绵一般温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旦坐对客”描述了诗人清晨与客人相对而坐的场景。这里的“旦”指的是早晨,“坐对客”则表示诗人坐在庭院中与客人相对而坐着。这个场景可能是在某种宴饮或者聚会中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平生嵩恒心,今日行兹原。 2. 东风岂不好,褰衣步青天。 3. 境空忽欲动,意却仍贪前。 4. 白日照八极,千厓偃如眠。 5. 芙容远脩供,铃铎昼不喧。 6. 佛祖了何语,香炉自生烟。 7. 群经过名教,乃以文字传。 8. 题诗杂好丑,讷者存岁年。 9. 不知自有此,登览谁最先。 10. 春桥唤饮酒,一醉日可千。 11. 阴阴风在麓,炯炯天映泉。 1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白木槿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数花出篱楥,耿耿照夜阑” - 诗句释义:几朵花从篱笆里探出头来,明亮的花朵在夜晚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关键词注释:楥(wēi) - 古同“偎”,形容花朵微微露出的样子。 - 赏析:此句描绘了木槿花初春绽放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2. “月寒客独起” - 诗句释义
荷花庄独步二首 其一 译文: 少年时寄居的地方,今天却成了故乡。 邻家老人不知我已年老,笑我如此老态龙钟。 我在阡陌间徘徊,感慨自己独自存在。 雨水充分滋润了秋收的庄稼,平展地铺展如同席子一样。 鸡猪分散在原野上,菰草和芋头环绕在池塘里。 饥荒已经过去,现在能这样快乐地生活。 夕阳西下樵夫还未归来,几户人家炊烟升起。 注释: - 荷花庄:古代地名,这里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 独步:独自漫步
【注释】 石菖蒲:一种植物名。 盆池有灵苗:盆子里的菖蒲就像有了生命一样。 石罅忘偪仄:石缝中的小菖蒲,忘记它狭窄的空间。 微根乱繁丝:细小根须像乱麻一样。 疏叶散纤碧:疏落的叶子散开像是细薄的碧玉。 苔莓封巉岩:青苔与莓苔覆盖在陡峭岩石上。 沙水明的皪:沙中水清澈明亮。 所贵含贞姿:最为珍视的就是它的纯洁姿态。 终然傲苍色:最终还是傲岸地面对苍老的颜色。 道人勤养护:道士们精心养护着这些植物。
晓行 星明天宇迥,山驿鼓初发。 行人稍已动,露气漫野白。 方塘浸道隅,荒荒似寒月。 日出炊烟横,鸡声隔林樾。 译文: 清晨我出发了,星星还挂在天上,天空显得格外广阔。 山中的驿站已经响起了鼓声,人们开始起床。 人们逐渐行动起来,露水沾湿了大地一片洁白。 池塘映照着道路的角落,四周荒芜如月色一般。 太阳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炊烟升起,远处传来鸡鸣声。 注释: - 星明天宇迥:星星在天空中高远地闪烁
霰雪和彭经历琦初 岁饥瓜地荒,老病卧玄晏。 闭门三日雪,飞霰相杂乱。 飘空乍鸣屋,穿隙已在案。 载涂积愈高,集水凝不泮。 山寒消久暄,土润苏亢旱。 颇疑湘鲛泣,珠玑夜分散。 又如洛仓破,白粲接原岸。 柔条压既低,高木擎欲断。 体圆工簸弄,地远迷界限。 我生事嘲吟,寒饿不可逭。 坐悯民瘼深,谁与觅医缓。 救荒既不预,应卒自无算。 古称兆丰年,至此可三叹! 别岁夜卧迟,怯冷朝起晏。 黄云低不动
窝名安乐一蘧庐,百尺源头访故居。 百尺源头:比喻学问渊博、知识深厚。 访故居:到旧日的家宅去拜访。 万古千秋示诸掌:意思是说,先生一生留下的学问和经验,像万古长存一样被人们传颂。 先生经世有遗书:指先生在世时留下的许多治国安民的主张和思想,如《易》《诗》等经典著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古代学者(可能是孔子)的颂扬。他称赞这位学者的学问渊博,像百尺高山源头一样源远流长
卫源庙 客来讵敢濯尘缨,蘋藻区区效寸诚。 愿乞一杯亭下水,散为霖雨济苍生。 注释: 客:来访的人。讵(jū):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讵敢:怎么敢。濯:洗。尘缨:尘埃满头的官帽,这里指官场。区区:一点点。效:献,奉献。寸诚:一寸诚心,比喻微不足道的心意。 请允许我为这地方奉献一杯酒,让雨水化作甘霖洒在大地上。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卫源庙的诗,表达了诗人在卫源庙前为民祈福
百门山 其二 太行山色扑亭除,疏影横斜水竹居。 寄语爱梅林处士,苏门风土胜西湖。 注释:百门山上的景色如同太行山一般,树木的枝叶稀疏地斜向水面,生长在竹子之中。请你告诉爱好梅花的林处士,这里的苏门风土比西湖还好。 赏析:此诗为咏物诗。首句写景,点出题意,描绘出百门山的景色,写出了其秀美、清幽的特点。次句写百门山的景致,“疏影”二字用得极妙,形象地描绘出了百门山的山姿。第三句以爱梅林处士为例
《挽潮州教授李以翁》 白发居庸塞,青衫瘴海涛。 平生馀志在,薄宦累才高。 器业庸流嫉,篇章大化劳。 乡邦人物尽,江汉日滔滔。 注释:头发白了还留在边塞,穿着青衫的我在热带的海潮里飘荡。我生平余下的志向在,做官却让才能受累。那些庸才嫉妒我的才能,我写的诗篇也给大化带来负担。家乡的人和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长江、汉水都在不停地奔流。 赏析:诗人用苍凉悲壮的笔墨
【注释】 和:应和,唱和。刘寔翁:即刘宋诗人刘义庆。后中秋:指重阳节后。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倚楼:登楼远望。 【译文】 此地原无约定,我一年到头也只靠高楼远眺消磨时光。 乱云飘飞江上白茫茫,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 逢佳节特别让人感伤,为生计不得不放弃谋略。 今夜多情明月照天边,不妨举杯邀月共畅饮。 赏析: 首联“此地元无约,穷年亦倚楼”。意思是说,我来到这个地方
春日江上 山市风斜树,花津雨涨泉。 路分归越客,春入下潮船。 嗜懒终违俗,无成数计年。 残梅如有待,耿耿映青天。 译文: 在春天的江上,山市的风斜斜地吹拂着树木,花津的雨水涨满了泉水。归乡的客人分路而行,春天的气息融入了下潮船。我厌倦懒惰最终违背世俗,没有多少成就多年过去。残败的梅花好像还等待着什么,明亮地映照着天空。 注释: 1. 山市风斜树:山市的风斜斜地吹拂着树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