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封
``` 三月后方有, 百花中更无。 译文: 在这三月之后,才有花朵绽放;在众多的花卉当中,没有哪一朵能超过它。 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独特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通过对比“三月后方有”和“百花中更无”,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某种珍稀或独特的存在,这种存在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尤为珍贵。 - 语言简洁:诗句用词精炼
注释:我移走了岘山的石柱,使得流水不再停歇。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人在岘山之畔,感叹人事变迁,感慨人生无常。诗中“移柱石”和“辍恩波”两个动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变化,从欣喜到悲伤。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牡丹诗 释义与注释 1. 国色朝酣酒:形容花朵如同美艳的佳人,早晨醒来时便饮下美酒。 2. 天香夜染衣:指牡丹花香浓郁,夜晚香气渗透衣物。 3. 丹景春醉容: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令人陶醉。 4. 明月问归期:借明月表达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 译文 清晨醒来,我以牡丹为酒,沉醉在这如花的美丽之中;夜晚时分,它的香气仿佛也沾染了我的衣衫。春天的景色如此迷人,让人如痴如醉
【注释】 ①夏游招隐寺:夏季游玩招隐寺,即游览山寺。 ②暴雨晚晴:指天气突变,傍晚雨过天晴,景象十分美丽。 ③萧疏台殿凉:指寺庙的台殿因风雨而显得清幽凉爽。 ④石渠写奔溜:指石渠水因暴雨而变得湍急如流水。 ⑤金刹照颓阳:指寺庙的金碧辉煌的殿堂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灿烂。 ⑥鹤飞岩烟碧:指山中有鹤飞过,岩壁上雾气缭绕。 ⑦鹿鸣涧草香:指鹿在山林间鸣叫,涧中草木散发芳香。 ⑧山僧引清梵
这首诗描述了新栽的小松树。首句写小松刚栽植,青苍初得地;二句写小松在华省(指朝廷)种植而新;三句写小松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四句写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末二句以鹤寿、龙形比之,言此小松虽无大用,但能为大厦之梁资,使观者得以亲近,有清风拂面之感。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小松的赞美之情。 译文: 贡院楼上新栽的小松树, 刚刚栽种时,它还是青色初得地。 它在朝廷种下,是新的一木。 它仍然带有山林的色彩
洛阳清明日雨霁 洛阳:指唐代都城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此时气候转暖,草木开始发叶吐芽。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晓日:早晨太阳。嵩少: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东。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千门:皇宫门户。烟火:炊烟,指民间。 九陌:京城的街道。 译文:早晨太阳清澈明净,夜晚华山一带却下了一场春雨。 注解:此句描述了天气变化,从晴朗到下雨的过程。 赏析
霏霏灵液重 ,云表无声落。 沾树急玄蝉,洒池栖皓鹤。 流尘清远陌 ,飞月澄高阁。 宵润玉堂帘,曙寒金井索。 佳人比珠泪 ,坐感红绡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霏霏”二字写露的轻细,用“重”字形容露水之多,把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与人间的恩泽相媲美,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叹和颂扬之情。诗人在诗中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赋予自然界中的万物以人的情态、性格,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精神面貌。
注释: 1. 禅门寺:指的是位于少林寺附近的禅门寺,是少林寺的一个附属建筑。 2. 簨𥲤(zǔ yuán):古代悬挂在乐器上的装饰物,这里指寺庙中的钟楼。 3. 于阗(wū tián):古代西域国家,今新疆地区,这里指于阗国所产的钟。 4. 黄昏:傍晚时分,天开始变暗。 5. 发地殷龙宫:钟声发出时,仿佛从龙宫传来,声音洪亮而深远。 6. 游人:游客或旅客。 7.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
岘山移柱石,流水辍恩波。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