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裕之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写送别一位苦行僧的情景。 “幽深红叶寺”,点题,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寺院幽深,在山中,环境清静。 “清净白毫僧”,点明僧人的修行情况,是位修道有成,心地清净的僧侣。白毫即白色细软的毛发,这里比喻其发色如雪。 “古殿长鸣磬”,描绘寺院古色古香、庄严宁静的风貌。 “低头礼昼灯”,指僧人在白天也念经礼佛,体现了他虔诚的修行态度。 【译文】 山寺深深,红叶飘满山谷; 寺院清净
【注释】 残:凋零,衰败。花阑:指花架栏杆。莺:黄莺。含情:含着深情。何言:为什么。百啭舌:黄莺的歌声百转。唯馀一两声:只有两三声。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日里花架上一只黄莺,虽然春天到了,但花已凋零,它不再鸣叫,只是偶尔发出几声哀婉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珍惜之情。 “花阑莺亦懒”一句是说黄莺也懒得鸣叫。“花阑”指花栏,即花架。“亦懒”即也懒,用反意法,说明黄莺此时已不鸣叫
秋蛩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 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注释: 秋蛩:秋天的蟋蟀。 雨绝:雨停。 月斜:月亮斜照。 蛩:蟋蟀。 译文: 雨水停了,在苍苔地上行走,月亮斜挂在青色的台阶上。 蟋蟀叫声,谁能不感到悲伤呢?更何况是在这个时候,心情正惆怅离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独自漫步于青草之上时,听到远处传来的蟋蟀声。诗人以“秋蛩”为题,抒发了他对离别的感慨。首两句写景
注释:枫叶铺满江岸,月光斜斜洒在江面,猿声阵阵传来,惊扰了夜游人的美梦。愁绪太多,让人的肠子都容易断了,那第三声猿啼还没来得及听到呢。 赏析:这是首写景言情诗,以枫叶铺江岸、月光斜洒江面,以及猿声阵阵传来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清冷幽静的秋夜图;而以“惊”、“肠断”等词语表现旅人因猿声而惊醒,因愁绪太多而肠断,则生动地刻画出了旅人的凄清与孤独,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注释: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 形容蒲葵扇的叶片宽大、厚实,能挡住强烈的日光照射,让人感到舒适宜人,就像被阳光拥抱一般。 羡慕你能够轻松地掌握它,因为它是谢公(指晋代名士谢安)所赏识,因此名声远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把宽大、厚实的蒲葵扇,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这把蒲葵扇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传承
【注释】 四色:即《四时行乐图》,为唐代画家张璪所绘的一幅画。《四时行乐图》是张璪晚年创作的,画面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活情景,以表现其“四时之变”和“万类之情”。诗中所说的劳鲂、莲渚、汗马、火旗、左轮、殷等,都是《四时行乐图》中的物象。 劳鲂:指劳鱼,又名鳲鱼,一种生活在浅水中的鱼类。莲渚:即莲塘。 汗马:形容战马奔驰时汗水流得很多的样子。火旗:指红色的旗帜。 不独:不是只有。左轮
【注释】 江上山:指在长江之滨的一座小山。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绚丽的朝霞映照红岸,彩船像系在丹树的枝上。 楚客:指诗人自己。 愁绝:愁绪已尽。 西风且莫吹:不要西风起,让诗人多些时间来欣赏眼前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绮霞、赤岸为背景,锦缆、丹枝为陪衬,生动描绘了一幅江边日出的美丽景象。全诗语言平实而自然,意境清丽淡远,富有情韵。 首句“绮霞明赤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重点词语进行赏析。 “游丝”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春蚕吐丝,形象地描绘了春蚕结茧的情景。 “应最似”三句:诗人将春蚕的情态与人的春心相比拟,生动地表现了春蚕吐丝时那种千丝万缕、纷乱无端的状态。 【答案】 示例一:游丝何所似(比喻/比拟)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春蚕吐丝
【注释】 袅袅:柔美的样子。丝断:比喻情意断绝。郎船:情人的船。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江边柳下等待心上人的来临,而她的心却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向远方。全诗采用白描手法,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首句“袅袅古堤边”描写的是江边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以优美的视觉感受。第二句“青青一树烟”则是将柳树比作烟雾,形象地表达了柳树的美丽和神秘。两句诗一起,就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剪彩花:“剪”在这里指的是剪切、制作的行为。"彩"指彩色的东西,如花或布料上的色彩。“花”则明确表示了诗的主题——花朵。因此,“剪彩花”可以理解为用剪刀剪切出各种色彩的花朵图案。 2. 敢竞桃李色:“敢”在这里表示勇敢地、大胆地,有一种主动挑战的意味。“竞”是比赛、争夺的意思,“桃李”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