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裕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然后浏览选项,逐项分析。此题要求赏析“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这是对诗句的具体分析。“八树拂丹霄”,写桂树枝条直入云天,突出其高耸入云的特点;“四时青不凋”,说明桂树四季常绿,不受季节更迭的影响。“秋风何处起
【注释】 芦花:芦苇的花朵,即苇花。 夹岸复连沙: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沙滩。 枝枝摇浪花:一枝枝的芦花在风中摇曳,就像波浪一样。 月明浑似雪:明亮的月光就像雪一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芦花图。诗人用“夹岸复连沙”勾勒出芦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而“枝枝摇浪花”则生动地表现了芦花在风中摇曳的美丽姿态。接着,“月明浑似雪”一句更是将明亮的月光与皑皑白雪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洁白
注释:四溟杯里盛满美酒,五岳峰头青螺般巍峨屹立,挥汗成雨,画地亦成河。 赏析:诗中以四溟杯绿醑、五岳髻青螺等意象描绘出大自然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挥汗成雨,画地亦成河”两句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豪放激昂的情感状态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细言 蚊子的眉毛,自己可以托付;蜗牛角上,难道要争夺吗? 想要学点小技能,可谁知蚂蚁是那么实在。
【注释】 四气:四季气候。 啭(zhuàn):鸟鸣叫。 交阴:交错的树木。 稍觉秋山远:感觉秋天的山显得遥远了。 俄惊冬霰深:忽然发现冬天的雪下得很深。 【赏析】 首句以春禽竞啭起兴,写春天时鸟语争唱的景象。“犹”字点出时间在春天,突出了此时鸟鸣声的动人心魄。二句以夏木忽交阴来过渡到夏天,写夏天树木茂密,遮天蔽日,使人感到炎热难耐。三句用一“稍”字,写秋山之遥,突出了秋天的山色苍茫而遥远
【注释】 四色:指冬天。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形容冬天万物沉寂,大地一片银白。壶中,比喻酒壶;瑶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鹤毛鲜,比喻鹤的羽毛洁白,这里用来比喻雪花。 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意思是说这雪花为何要落在人间,难道想要夺走鹤的羽毛那样纯洁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冬天的景象。首句写冬天来临,万物被冻结,酒壶中的冰块也结成了,而盘子上的露水也变得圆圆的
注释:道士牛已到达,神仙鸟儿也来了。 骨头化为神不朽,眼睛看向老朋友。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副生动的画面,通过“道士牛已至”和“仙家鸟亦来”两个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接着,他用“骨为神不朽”和“眼向故人开”两个动作,赋予了这些生物以生命力,使其具有了情感和意志。最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 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