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凫
【注】武瑴之:即武元衡。 【译文】戍边路上少有人行走,边境的烟雾淡而浓。 诗中写出别恨,酒却喝不尽离别的人的面容。 燕子拂动沙河柳条,乌鸦高飞石窟钟声。 一别离相隔遥远,山峦叠嶂,虏云重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赴邠州途中所作。首联写友人赴边路少人迹、边烟浓淡。颔联合诗人以“别恨”为由,不提别情,而说:“酒不上离容。”颈联点出饯行之地燕赵一带,自然风光与战乱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隐居生活的写照。首联“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描绘了禅师每天清晨起床后,童子清扫院子的宁静景象。颔联“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感。颈联“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尾联“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期望和感慨。 赏析:此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监试夜雨滴空阶 霎霎复凄凄,飘松又洒槐。 气蒙蛛网槛,声叠藓花阶。 古壁青灯动,深庭湿叶埋。 徐垂旧夗瓦,竞历小茅斋。 冷与阴虫间,清将玉漏谐。 病身唯展转,谁见此时怀。 注释: - 监试夜雨滴空阶:在考试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寂静,雨水打在空旷的台阶上发出滴滴声音,象征着考场的紧张气氛。 - 霎霎复凄凄,飘松又洒槐
《早秋寺居酬张侍御六韵见寄》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六十上清冥,晓缄东越藤。 - “六十”可能表示年寿或某种年龄,也可能是指诗中所描述的事物(如植物、景象等)的数量。“上清冥”形容高远、清冷的氛围。“晓缄东越藤”,清晨封存东去越地的藤蔓,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清晨时分封存了一段回忆或者思绪。 2.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 “山光紫衣陟”描绘了山间的景致
酬王檀见寄 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冷。 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 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 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 译文: 我的内心飘向了渺茫的虚空之中,什么东西能比得过清冷呢? 夜晚的月光洒满巫峡,秋风阵阵吹过洞庭。 酬劳难以磨去岁月的痕迹,久坐在昏暗的壁灯光中。 直到傍晚时分,我仍在苍山之间吟诗,聆听着树上的鹤鸣声。 注释: 1. 驰心栖杳冥:内心飘向了渺茫的虚空之中。杳冥
春雨如膏 春雨绵绵,像油脂一样滋润大地。 幂幂敛轻尘,蒙蒙湿野春。 小雨点轻轻落下,使空气中的灰尘被吸附在地面上,使得春天的田野显得湿润而清新。 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 细雨落在柳树枝条上,使得柳枝更加浓密;落在花瓣上,使得花瓣更加细腻。 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细雨中飞舞的游丝和飘落的柳絮,给春天带来了一种凄美的景象。 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 雨水滴落到空中
第一句:“蒋处士宅喜闲公至” - 这是一句诗,描述了主人在蒋处士的家中欢迎客人的到来。 - "蒋" 是诗人的朋友或亲戚的名字。 - "处士" 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 "喜" 表示欢迎。 - "闲公" 是指闲适的客人。 - "至" 表示到来。 第二句:“绝杯夏别螺江渡” - 这是一句诗,描述了夏天在螺江渡过时的情景。 - "绝杯"可能指的是喝空了酒杯,或者指与朋友共度时光。 - "夏"
【注释】盈尺:一尺。知:了解,知道。丰稔:丰收。飘当:飘洒,飘散的样子。匝:环绕。急流:湍急的水流。乾:摧,破坏。蘖:嫩芽,指草木。朔气:北方的寒风。凝间:凝积,凝结。歈(yì):同“噫”,叹息声。 【赏析】诗人在和段学士对雪的情景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首句“盈尺知丰稔”是说,虽然只是一尺见方的雪花,但可以让人知道今年是个丰收年景。次句“开窗对酒壶”是说,大雪纷飞,诗人打开窗户,端着美酒
【注释】 冢:坟墓。刘校书:即刘方平,唐朝诗人,曾任著作佐郎等职。终:死。策子: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的好友刘方平(字 乐天)的悼念之作。 首句“远冢松回曲渚风”,描绘出一幅荒凉而宁静的景象。远处的墓冢在秋风中摇曳,松树随风摆动,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气氛。这里的“远冢”指的是刘方平的长逝之地,而“曲渚风”则暗示了刘方平生前的生活环境。 第二句“一官闻是校书终”
注释: 十年来在江乡与亲人分别,在京国已经度过了许多日子。 作为客人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这些都寄托在酒杯中。 译文: 十年间我在江乡与你分别,在京国又过了许多日子。 作为客人我有太多的事要操劳,都寄托在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