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凫
夏日龙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 古刹斜幡映日,吹门过沙声悠扬。数声钟里饭,双影树间茶。落日穷荒风雨,微风古堑花盛开。何当簪豸客,复此问生涯。 注释: - 诗句一:“古刹一幡斜,吹门水过沙。” 描述的是寺庙的一角,斜斜地指向天空,门前的水穿过沙子。 - 诗句二:“数声钟里饭,双影树间茶。” 描绘了在寺院中听到的钟声和僧人煮茶的场景。 - 诗句三:“落日穷荒雨,微风古堑花。”
宿石窟寺 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 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 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注释: 1. 古冈南:在南方的古冈上。 2. 客闲明月阁:客人在明月阁里闲坐消遣。 3. 僧闭白云庵:和尚关上门在白云庵内打坐念经。 4. 野鹤立枯蘖:野鹤站在枯死的树枝上休息。 5. 天龙吟净潭:天空中的龙在清澈的潭水中鸣叫。 6. 因知不生理:因此知道没有生计可谋。 7.
【注释】 朔漠:北方边远地区,泛指北方。 正秋霖:正当秋雨纷纷下。 西风:秋风。夕砧(zhīn):傍晚时分敲打的捣衣石或砧子声。 沧洲:沧海上的小洲,这里指故乡。 华发:白头发。受恩:接受朝廷的厚赏重用。心:心意。 冈莎:山冈上的草。 鈇钺(fūyuè):古代的一种刑罚工具,这里指代权位,比喻为官的权力和威严。内(nèi):里面,指朝廷之内。 只献白云吟:只能献上自己的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注释】龙翔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因寺内建有飞檐翘角的龙形塔而得此名。存:这里指存在或遗留。读易:读《周易》等书。朝昏:早晨和黄昏。乔木:高大的树木。连郭:环绕城郊。长河:长流的大河。白泻:像白色水流一样倾泻。月坞:月亮映照的山谷。夕村:夕阳下的村庄。搜:搜寻、寻求。成闲句:写成了随意的诗句。期逢:期望遇到。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登封龙翔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游寺
注释: 辛勤长在学,一室少曾开。 时忆暮山寺,独登衰草台。 名期五字立,迹愧九年来。 此意今聊写,还希君子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通过描写自己勤学苦读的情景,表达了对薛博士的敬仰和对其才华与成就的赞美之情。 首句“辛勤长在学”,描绘了诗人刻苦攻读、孜孜不倦的学习情景。他勤奋好学,一心向学,日夜钻研,不知疲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次句“一室少曾开”
诗句逐句释义: 1. “秋风江上家”: 这句描述了一个秋季的江景,风带着凉爽的感觉吹过,而诗人的家就在江边。 2. “钓艇泊芦花”: 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傍晚,乘着小船在芦苇丛中停泊。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钓鱼画面,充满了诗意。 3. “断岸绿杨荫”: 描述了岸边被绿杨树的树荫所覆盖,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 4. “疏篱红槿遮”: 红色的槿花(即木槿)在稀疏的篱笆旁生长
【注释】 抱杖:手拄着拐杖。即事:即景生情,写眼前所见所感之景。塞门:边关。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王孙:古时对贵族公子的美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关景色的七绝诗。诗人在即景中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是唐人边塞诗中的佳作。 第一句“抱杖立溪口”,点出了时间、地点,也交代了诗人的行止。一个“抱”字,写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情。第二句“迎秋看塞门”
岫禅师的南溪兰若 锡杖的影子配着瓶里的光,孤寂的小溪照着草堂。 水悬的青石台阶,钟声触动了白云床。 树色含着残雨,河流带着夕阳。 唯有在无月的夜晚,瞑目望着别的地方。 注释: 1. 岫禅师:指禅宗高僧岫禅师(约公元750年—约公元832年),为唐代著名禅僧,有《题南溪兰若》诗传世。 2. 南溪:即南溪寺,位于今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禅宗五家之一的“青原系”的发源地之一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夏日因怀旧游而寄给友人裴书记。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是夏天傍晚;颔联写太湖景色的优美:夕阳西下时,湖面水波映着各种景物,显得特别低矮;颈联写水边的荷花和菱角花,以及它们所生长的芦苇丛,都隐没了,只能看见长桥和七里滩在远方迷蒙中若隐若现;尾联写诗人想乘船归去,但因有故友相留,只得留下,并时时思念荆溪。 【答案】 译文: 落日时分太湖之西,湖水映照着千般景象。
龙翔寺寄李频 钟声南北寺,不道往来遥。 人事因循过,时光荏苒销。 悬灯洒砌雨,上阁绕云雕。 即是洲中柳,嘶蝉急暮条。 译文: 在龙翔寺寄给李频的诗中: 钟声从南北两座寺院传出,我们却不知他们相隔遥远。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前进,但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很多时间。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流逝掉。 悬挂的灯笼落在台阶上,像细雨般洒落;登上楼阁,云雾环绕着楼阁。 那洲中的柳树,在晚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