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
水悬青石磴,钟动白云床。
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
唯应无月夜,瞑目见他方。
岫禅师的南溪兰若
锡杖的影子配着瓶里的光,孤寂的小溪照着草堂。
水悬的青石台阶,钟声触动了白云床。
树色含着残雨,河流带着夕阳。
唯有在无月的夜晚,瞑目望着别的地方。
注释:
- 岫禅师:指禅宗高僧岫禅师(约公元750年—约公元832年),为唐代著名禅僧,有《题南溪兰若》诗传世。
- 南溪:即南溪寺,位于今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禅宗五家之一的“青原系”的发源地之一。
- 兰若:古印度语对寺院的美称,汉传佛教中指清净修行的地方。
- 锡影:指锡杖,僧人用以行禅时拄持的一种器具。
- 瓶光:指瓶子中的佛光,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 孤溪:孤独的小溪,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 草堂:简陋的茅屋,这里指岫禅师居住的地方。
- 水悬:形容水流清澈,如同悬挂在空中。
- 白云床:用来形容寺庙内的佛像或菩萨像,其形象如云般飘渺。
- 树色含残雨:树木的颜色被残留的雨水所染,显得朦胧而含蓄。
- 河流带夕阳:河水随着夕阳西下而流淌,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 唯应:只应该,表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 月夜:没有月亮的夜晚,强调了环境的清寒与寂寥。
- 瞑目见他方:闭上眼睛去想象远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岫禅师的南溪兰若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圣地。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内心的感悟,以及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