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锡
千里思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馀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释: - 渭水通胡苑:渭水是一条河流,它流经中国西北地区,穿过陕西省,最终汇入黄河。在古代,渭水是连接西域和中原的重要通道。因此,渭水也被称为“胡苑”,即西域之地。 - 轮台望汉关:轮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汉关是汉代设立的边防关隘,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
玉阶怨 【长门宫怨】 【注释】 - 长门:汉陈皇后失宠后居住的宫殿。 - 寒水:指长门宫的冷清和荒凉。 - 高殿:指长门宫的高大和华丽。 - 晓风秋:早上的秋风带着凉意,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昨夜鸳鸯梦,还陪豹尾游。 - 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 - 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 译文与赏析: 玉阶之上,怨妇独泣,心中满是哀愁;长门宫寒水潺潺,高殿晨风带寒意;昨夜梦中
出塞曲 校尉征召兵出征,西行边塞赴战场。 分派骑兵过龙溪,各自奔赴不同方向。 沙地平坦虏迹尽,风吹沙尘难辨踪。 雾中迷失烽火台,道路艰险易迷途。 鸿雁飞翔半开靶,战马嘶鸣欲渡河。 定当擒获天骄王,不让军书夜入闺。 注释: - 校尉:古代军队中的军官,负责管理训练士兵并执行任务。 - 出征:即出兵打仗。 - 西行:往西方行进。 - 别营分骑:指在各自的营地分别派出骑兵。 - 龙溪:地名
注释: 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鹈。 “度关山”是《古从军行七首》的第二首,描绘了出征将士渡河的情景。 “象弭”指马嚼子;“文犀”即犀角,古代用来装饰马鞍或马镫的饰物。 “鱼肠”指装在矛上的长柄钩形剑;“莹鸊鹈”即鹈鹕,一种鸟。 “水声分陇咽,马色渡关迷。” “水声分陇咽”形容大渡河水激荡,波涛滚滚;“马色渡关迷”指战马奔腾渡过关隘,颜色变得迷离不清。 “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
【注释】关山:指边塞。掩泪:掩面落泪。营州:古郡名,今辽宁省西南部一带。辽海:泛指辽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云沙:指沙漠。幽燕:指今河北省、北京市一带。旌旆:古代帝王车前插着的彩色旗子,这里代指军队。战馀:战争结束之后。能送阵:有力量护送阵地。身老未封侯:年纪大了没有封侯。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掩泪望营州”开篇,写自己出塞后,面对苍茫边塞,触景生情,忍不住潸然泪下。次句写自己出塞后的心情
陇头别 秋尽初移幕,沾裳一送君。 据鞍窥古堠,开灶爇寒云。 登陇人回首,临关马顾群。 从来断肠处,皆向此中分。 译文: 秋天即将过去,我刚刚移动帐篷,就送你离去。 站在马背上,我凝视着古老的烽火台,点燃篝火驱散寒冷的云层。 登上了山岭,我回首望着你的身影,而马儿则回头望着你和一群同伴。 那些自古以来令人心碎的地方,都在这片山岭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秋天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河清海晏,江山永固,天下升平。
高堂新月明,虚殿夕风清。 素影纱窗霁,浮凉羽扇轻。 稍随微露滴,渐逐晓参横。 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处,知君路不迷。
秋尽初移幕,沾裳一送君。 据鞍窥古堠,开灶爇寒云。 登陇人回首,临关马顾群。 从来断肠处,皆向此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