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俸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怀 - 重叠愁肠只自知:形容诗人内心的忧愁重重,只有自己能感觉到。 - 多情兼与病相宜:表达了诗人因情感丰富而容易生病的情境。 - 寒泉泻意琴三尺:指用冷泉水洗涤心情以表达诗意,琴声如三尺之水泻出。 - 花影横窗月一枝:描绘了一幅夜晚花影摇曳,月光下独自赏花的景象。 - 为客正当传雁日:在秋天,恰逢大雁南飞之时,诗人感慨自己的漂泊无定。 - 前程况是听猿时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秋怀 秋夜池塘近杜陵,西岩一室映疏藤。 水声入夜静堪听,山色逢秋始可登。 松树旁栖息着一群寒雨中的白鹤,溪边扫落叶的夕阳中僧人在修行。 放下尘世的名利,知道闲事就罢了,移住中峰再上层。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画卷。诗人以"秋怀"为题,表达了对秋天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数亩池塘近杜陵,西岩一室映疏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秋怀 山城静土隔尘寰,高敝吟轩近钓湾。 水露沙头无客泛,春来江上几人还。 烟波惨淡戎衣满,花鸟微沾岁月闲。 衰飒不堪频对镜,鬓毛殊改旧时斑。 注释: 1. 山城静土隔尘寰:指的是在山城中,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 2. 高敝吟轩近钓湾:高高的轩窗旁就是钓鱼的湾地。 3. 水露沙头无客泛:水上的水珠滴落在沙滩上,没有客人在此泛舟。 4. 春来江上几人还:春天到来之际,有几人在江上回来呢? 5.
诗句大意为: 1. 第一句:“十里蒹葭雨尽收” 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在雨后的清晨被雨水完全覆盖。这里“雨尽收”不仅描述了蒹葭的变化,也暗示了秋雨的结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2. 第二句:“坐深河汉傍人流” 通过使用“坐”和“傍”,表达了诗人静静地坐在河畔,观察着周围的自然景象和流动的人群。这里的“河汉”指的是银河,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敬畏或思考。 3.
秋怀 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 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 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 注释: - 丘壑偏宜隐者居:指隐居的生活最适合于山中和水边的地方。 - 萧疏短发映清渠:形容头发稀疏的诗人站在清澈的小河边,头发在微风中飘动的景象。 - 向来裘马饶攀桂:指过去有很多富贵的人喜欢攀附权贵。 - 不道山林笑学竽: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赏析。此题的考点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记多背,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做到熟能生巧。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及注释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 “年来踪迹近何如?依旧风尘一客裾。”这两句是说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秋怀 - 描述作者在秋天时的心境和所见的景象。 2. 江亭野色静年芳 - 描述江边亭子的景色以及它带来的宁静感。 3. 节序催人昨夜霜 - 描述节气变化导致的变化,尤其是霜降的来临。 4. 秋馆残池荷叶歇 - 描述秋天时池塘中的荷叶已枯萎。 5. 柴门临水稻花香 - 描述农家门前稻花的香味。 6. 半溪细雨敲寒竹 - 描述细雨敲打竹叶的声音。 7. 万里沙鸥弄夕阳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百年身世似飘蓬”。这句诗用“飘蓬”来形容自己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漂泊的感慨。飘蓬,是指随风飘扬的芦苇,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像飘荡不定的芦苇一样,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 第二句“门掩黄花一径通”。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门前的菊花盛开,一条小径通向远方。这里的“黄花”指的是菊花
秋怀 每到高斋强展眉,闲身事少只题诗。 石床扫叶安茶冷,渔浦惊风下钓迟。 客路远依红树宿,深山长与白云期。 潸然回顾难消遣,花落月明空所思。 注释: ①每到:每次来到。 ②高斋:指书房。 ③展眉:展颜,展开笑容。 ④题诗:吟咏诗歌。 ⑤石床扫叶:在石头床上清扫落叶。 ⑥安茶:沏茶。 ⑦渔浦:指水边或河边的渔人居住之地。 ⑧红树:红色的树叶。 ⑨客路:旅途。 ⑩白云期
诗句注释及赏析 首句:最团圆处是中秋 - “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 注释:在诗人眼中,中秋节是最圆满、最完美的时刻。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美好景象的赞美。 次句:好月那堪独上楼 - “好月”指明亮的月光。 - 注释: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赏月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自己孤独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