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含山寄李席珍杨景昌》是一首由明朝诗人吴琏创作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诗句解释以及赏析: 1. 小小茅檐数十馀: - 描述一个小巧而简陋的茅草屋檐,大约有数十个。这里的“小小”和“数十馀”都强调了茅檐的简单和朴素。 - “茅檐”指的是用茅草搭建的屋檐,通常用于农家小舍或简陋的住所。这里的“小小”形容词突出了其规模之小,与“数十馀”结合
宫词三首 其一 帘卷霞光映日暮,白羊何处响清音? 离愁别绪皆天定,吴盐洒竹无由沾。 注释:太阳即将落山,透过窗帘的阳光将室内染成一片霞光。在这宁静的时刻,我听见了远方传来的车轮滚动声,那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是白羊宫吗?还是其他地方?无论是在哪里,那声音都显得如此清晰。然而,无论身处何处,离别的情绪总是不由自主,仿佛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所以,我不再羡慕那些在吴国盐田边挥洒汗水的人,因为我明白
瘦马南来十室中,山深无自见人龙。 古来旧政传新令,手教无妨日数封。 注释:瘦弱的马向南而来,居住在十户人家之中,但山太深了,自己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就像一条龙一样被关在山里。自古以来,旧的政治制度已经传承到了新的统治者手中,他们仍然每天忙于写信,丝毫不会因为手教而有所放松。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瘦弱的马被囚禁在深山之中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常见古诗中词类活用的能力。 (1)句中“陈祐卿”是人名,所以“奉使北还”就是被派遣到北方去。“奉使”是奉命出使的意思。 (2)“菊坡亭外草连天”,这是说在菊坡亭的外头,一片茫茫草地。“菊坡”是地名,所以“菊坡亭外”指的是在菊花坡外的亭子之外。 (3)“重担何人一着肩”,这里说的是重担由谁来承担呢?“何人”即“谁”。 (4)“诗送先生远归国”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溪水清清漾碧沙,古松岗上是谁家: - 溪水清清漾碧沙: 描述了溪水清澈见底,水面泛着碧绿色。"漾"意味着水中的物体在波动或移动。"碧沙"则描绘了河床或河岸边铺满的碧绿色的沙子。 - 古松岗上是谁家: 这句话暗示了一个古老而宁静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山岗,周围长满了古老的松树。"谁家"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或不常来访者的好奇和探询。 2. 年来闻得浮生计,闲辟污莱学种瓜: -
诗句: 织罢公裳绣锦袍,妾身随分效微劳。 中情何用君王识,俯仰无惭是所操。 译文: 我为宫中服饰精心刺绣,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工作。心中的情感和忠诚,无需君主知晓,我只感到自豪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宫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单调和辛苦。诗人细腻地刻画了这位宫人默默奉献、勤勉劳作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这份工作的认同和自豪。她的忠诚和无私,不需要君王来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宫词三首》中的第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门径春风翳草芽,懒将心事弄铅华。 注释:春天的风吹拂着小草上的露珠,让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懒得去打理这些美丽的花容月貌,只想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惊回午梦闲啼鸟,斜倚宫墙看落花。 注释: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宁静,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突然,一只小鸟飞过,打破了我的梦境。我惊讶地睁开眼睛
注释: 漫笔:随意写。 卢橘:即卢橘树,一种常绿乔木。 花开二月天:指春季。 春风怀抱:春天的温暖怀抱。 自年年:每年。 客来问字不暇答:客人来访询问字帖的事,作者忙都来不及回答。 教官童学种田:教小孩子们学习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一首。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卢橘花开二月天”,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诗句 文叔苍颜我鬓华,相看甘分老烟霞。 莫言故旧无相助,凤阙渔矶各一家。 译文 文叔虽然年岁已高,我的鬓角却依然如故,我们一同面对岁月的变迁。 不要认为老朋友没有帮助,他们各自在朝廷和江湖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和家业。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吴琏的《严子陵四首》。诗中的“文叔苍颜我鬓华”表达了诗人与严子陵相见时的感慨,两人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注释】 黄陈二进士:指唐代诗人黄颇,名不详。事竣北还:即事情完成而回京。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黄、陈二进士的。诗中写他们进京应试后,在黄门侍郎杨收家作客期间写的《修书》一诗,表达了对黄、陈二进士的赞赏之情。全诗押“下平十三元”韵,共八句三十二字。 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对象。第二句写黄、陈二进士写《修书》时的心情。“斤两铢铢定”,比喻仔细斟酌,一丝不苟;“春秋字字严”,比喻文辞严谨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