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
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常见古诗中词类活用的能力。
(1)句中“陈祐卿”是人名,所以“奉使北还”就是被派遣到北方去。“奉使”是奉命出使的意思。
(2)“菊坡亭外草连天”,这是说在菊坡亭的外头,一片茫茫草地。“菊坡”是地名,所以“菊坡亭外”指的是在菊花坡外的亭子之外。
(3)“重担何人一着肩”,这里说的是重担由谁来承担呢?“何人”即“谁”。
(4)“诗送先生远归国”,这里是说诗人写诗送给你,让你远行回归故土。“归国”指回到故乡。
(5)“卧将双耳洗山前”,这里是说你躺下来的时候把耳朵洗干净。“洗山前”是指让耳朵休息一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的是友人陈祐卿,而友人此次出使北边,又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当时唐与契丹经常互派使者往来通好,但双方的矛盾也时有发生,此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全诗四联,以景起情承。首联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草原图;颔联点明送别的主题;颈联写出了对友人的期望;尾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从情感上来看,全诗充满了惜别、关切之情。诗中运用比喻和借代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送别的情景。如“重”“何人”等词语的运用,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答案】
①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菊坡亭外草长满天,这重担要由谁来承担呢?)②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为朋友写一首诗送给他们,希望他们一路顺风,平安归来。)③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日落时分,征船停泊在哪里呢?天涯海角,令人心绪难平。)④浮云不共此身闲,帝里归途赊。(浮云飘荡不定,我怎能像往常一样轻松自在?京城的归途遥远而漫长)⑤古戍饥鹰营牧马,微阳野哭哀穷路。(荒废的军营里饥饿的鹰正在啄食,荒凉的原野上哭声一片哀伤。)⑥莫厌潇湘少人行,王师未报收兵急。(不要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因为王师还未收复失地正急需人手。)⑦汉主虽高晋帝英,登坛之日尚嫌轻。(晋高祖虽然高贵,但登坛拜将的典礼却显得过于隆重了。)⑧西江千户似空城,宫树无枝不得莺。(西江两岸的居民空荡荡的,宫里的树木没有枝条鸟儿也飞走了。)⑨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千里雪白,积雪闪烁着光芒;三边烽烟升腾,曙光映照在旌旗下。)⑩玉关重门处,秦塞断人行。(玉门关重重的城门紧闭着,那里是秦人的边防,没有人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