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开口笑嘻嘻,问我如何应不知。
囊里有钱频换酒,笔端无事烂题诗。
书馀监业三旬课,闲落灯花几局棋。
不达不穷无碍客,极宜人道是愚痴。
【注释】
太学:古代学校名。 拨闷:排遣烦闷。 囊里有钱频换酒:囊里有钱财就换些好酒来喝。 笔端无事烂题诗:在笔杆上写一些无谓的诗句。 书馀监业三旬课,闲落灯花几局棋:读书之余还监考三十天,闲下来的时候下几盘棋。 不达不穷无碍客:不受拘束没有阻碍的人。 极宜人道是愚痴:《庄子·渔父》中说:“孔子观于吕府,见贱贫者,而问之。吕氏日:‘夫贵者,夜以继日;富者,年累世;贫者,日夜无日也。’”孔子听了很不高兴,认为这样的说法很不近人情。“极宜”即很合适、很恰当的意思。 “极宜人道是愚痴”,意思是说这种观点很合适、很恰当,是符合人的本性的。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文人心态的七言律诗。
第一段,从开头到“囊里有钱频换酒”,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消极看法。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诉说自己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囊里有钱频换酒”,表明他并不重视功名富贵,只要囊中有钱财,便可以随意更换美酒。“笔端无事烂题诗”,则表现了他对功名富贵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只有那些无所事事才写出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诗。
第二段,从“书馀监业三旬课”到“极宜人道是愚痴”,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高生活的喜爱。他以监考生的身份,在考试期间,闲暇之余还喜欢下几局棋,这充分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高生活的喜爱。他认为,只有不受拘束,没有阻碍的人才是最好的人,这也是他的人生理想。
第三段,从“不达不穷无碍客”到尾句结束,诗人用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只有那些不受世俗观念束缚、不拘小节的人才是最好的人,这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此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易,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