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到大贤地,须循下学工。
文章深讲贯,道德细磨砻。
【注释】:
腊月望日作:在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这天作诗。腊月,即农历十二月。望,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大贤地:指有高尚德行和才能的人居住的地方。
须循下学工:必须遵循学问上的功夫。下学,指学问的入门。工,指功夫,本领。
文章深讲贯:指深入阐述和贯通文章的道理。
道德细磨砻:指对道德修养要精雕细琢,使之更加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腊月十五日所作,表达了作者想要成为像孔子那样具有高尚德行的大贤,必须从学习开始,努力学习,精通学问,并不断磨练自己道德品质的思想。
首句“欲到大贤地”表明了诗人追求的目标,即成为一位具有高尚德行和才能的大贤。他意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从基础做起,因此第二句“须循下学工”,意味着必须遵循学问上的功夫,这是通往大贤之路的第一步。诗人深知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两句“文章深讲贯,道德细磨砻”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阐释。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底蕴,还要注重道德修养。因此,他要求自己在学术上要深入探讨,理解透彻;同时,在道德方面也要不断磨砺,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加完美。这种对知识与品德并重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成为大贤的决心和努力方向,强调了学问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