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种亭坡,燕山景趣多。
清风香馥郁,明月影婆娑。
天上寒蝉窟,人间白兔窝。
诸郎高入袖,不用见嫦娥。

【注释】

丹桂:指桂花。种:栽种。亭坡:小山。燕山:指燕子山。景趣:风景趣味。婆娑:形容月影随风轻摆的样子。寒蝉窟:指高高的树洞。白兔窝:指月亮。诸郎:指诗人。入袖:指衣袖被风吹起。见:遇见。嫦娥:指嫦娥仙子。

【赏析】

《桂庵》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写于斗南表亲为诗人所建桂庵中。诗中描绘了桂庵周围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丹桂种亭坡”,以“丹桂”二字点明桂庵的树种,即桂花。“种”字说明种植者是表亲,而“亭坡”则描绘出桂庵所在的地势,既可能是一个小山坡上的建筑,也可能是在山顶上建的小亭子。这里的“亭坡”与下句的“燕山景趣多”相呼应,共同勾勒出了桂庵周围的美丽景色。

第二句“燕山景趣多”,进一步描绘了桂庵周围的风景趣味。燕山,即燕子山,位于桂庵附近。这句诗通过描绘燕山上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燕山以其秀丽的景色著称,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第三句“清风香馥郁”,进一步描述了桂庵周围的环境。清风,即凉爽的风,象征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香馥郁,指的是花香四溢,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这句诗通过描绘清新的风和芬芳的香气,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放松。

第四句“明月影婆娑”,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象。明月,即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清辉洒满大地。影婆娑,指的是月光在树叶间摇曳,形成优美的光影。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美好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第五句“天上寒蝉窟”,继续描述了桂庵周围的自然景观。寒蝉窟,指的是高高的树洞,通常栖息着寒蝉。这句诗通过描绘树洞中的寒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赞赏之情。

第六句“人间白兔窝”,则进一步描绘了桂庵周围的动物生态。白兔窝,指的是月亮形状如兔穴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倒影。这句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形状和位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一句“诸郎高入袖,不用见嫦娥”,以幽默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诸郎,指诗人自己,因为表亲的姓“诸”。这句诗用“不用见嫦娥”来表示诗人无需再见到月亮或嫦娥,从而巧妙地将诗意引向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桂庵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还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巧妙的比喻,使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