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尘氛净,枫宸诏命来。
君民争切仰,文武显全材。
四海阳春转,千年寿域开。
岘山恩莫断,群眼望三台。
【注释】
郭武定:即郭子仪(719-781),唐代名将,字子仪。
总戎:古代称军队的统率为“总戎”,这里指郭子仪。
岭外:岭南地区。
枫宸:指唐玄宗。
君民:指百姓。
争切仰:争相仰望。
文武:文武双全。
阳春:春天,这里比喻国运。
寿域:福气之地,这里比喻国家。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南面。
三台:星名,属箕、斗二宿,这里借指朝廷。
【赏析】
《海滨舆诵》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以赞颂郭子仪的功业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宏大深远,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点。
首联“岭外尘氛净,枫宸诏命来。”意思是说,岭南地区的战争烟尘已经平息,皇帝的诏书也来到了这里。这里的岭外指的是岭南地区,而枫宸则是唐玄宗的别称,诏命则是指皇帝的命令。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岭外战争烟尘已经平定,以及皇帝的诏书也来到了岭南地区,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和国家和平的喜悦之情。
颔联“君民争切仰,文武显全材。”意思是说,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都争相仰望这位英雄人物,他的文治武功都表现得无懈可击。这里的君民指的是君王和百姓,他们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文武则是形容郭子仪的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他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又是一位有才学的文人。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郭子仪的重要性和他在国家中的地位。
颈联“四海阳春转,千年寿域开。”意思是说,整个国家的气候都变得温暖宜人,就像春天一样;千年的福气之地也开启了新的篇章。这里的四海指的是整个国家,阳春则是指温暖的气候,寿域则是比喻国家长久繁荣。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景象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尾联“岘山恩莫断,群眼望三台。”意思是说,郭子仪的恩泽如同岘山上的古迹一样不可磨灭,大家都在仰望着那三台星。这里的岘山指的就是岘山,古迹则是指郭子仪的功绩和恩德。三台星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第三颗星,这里借指郭子仪的官位和地位。这两句诗通过赞美郭子仪的功绩和恩德,表达了对他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认可和尊敬。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国家和个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郭子仪的赞颂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盛唐诗歌的特点。它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