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苦热借凉于斗南新堂 苦热,指炎热的天气;斗南新堂,即斗门南面的新堂,是作者的住所。 小小行窝短短墙,午轩如甑汗如浆。 小小的行窝,指简陋的居室;短墙,形容墙矮小;午轩,夏天中午的轩窗,这里指夏天炎热时开在屋内的窗口,因太阳照射而像蒸笼一样;甑,古代一种用来蒸饭的大型陶器;汗如浆,形容出汗多得像浆水。 层冰赤脚何由踏,时就新堂一借凉。 层层如冰的台阶,没有鞋子怎么上?只得到新堂里借一点凉风。 注释
这首诗的原文是:“哕哕寒蝉午树鸣,相呼丛杂喜同听。高枝清响谐韶律,谁识梧岗老凤声。” 译文: 在中午时分,蝉儿在树上鸣叫不停,它们相互呼唤着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这欢乐的时刻。高高的树枝上传来清脆的声音,和谐地配合着韶乐的节奏,但谁能听懂这来自梧桐冈的老凤的声音呢? 注释: 哕哕:形容蝉鸣之声。 梧岗:指梧桐树的山岗,这里代指梧桐树。 谐: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色和声音
堂前含笑花二株,二鸟巢其上 【注释】:含笑,一种花朵。堂前,庭堂之前。二株,两株。 【赏析】:诗人描写了两只鸟儿在庭院前的鲜花树上筑巢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鸟儿的欢快心情。 苍翠堂前两树花,两禽巢结两枝槎 【注释】:苍翠,青翠欲滴的样子。槎(chá),树枝纵横如船桨状。 【赏析】:描述了树木繁盛的景象,鸟儿在树间筑巢,显得生机盎然,充满生机。 雌雄覆育时来往,相对相忘乐岁华 【注释】
【注释】 松阴亭:即桃源洞松林亭,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景区内。 袅袅:形容轻盈柔美的样子。 垂虹:即“双桥”,为《桃花源诗》中八景之一,位于桃源洞南麓。 紫霄:天上的云霞。 迢迢:遥远。 车:指古代的车辆,此处泛指交通工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中的开篇之句,描绘了江南胜景——滕王阁的美景。 首句“袅袅垂虹跨紫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注释】 乌宦:指隐居的官。古所闻:古代所传诵的故事。古人佳致:指古人的美好情趣。属今人:指属于今天的。吟弄依然:吟诗作文,仍如旧时一般。缙绅:指有官职的人。 【赏析】 此诗题作“桃源八景”,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游历桃源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桃花源自比,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首句写景,点明桃源胜景
这首诗描绘的景色是清晨的松阴亭。 云影天光一鉴开,墨波微动晓风来。 “云影天光一鉴开”,指的是天空和云层的景象如同一面镜子被打开,云影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墨波微动晓风来”,则是描述湖面波光粼粼,随着清晨的轻风轻轻波动。 细看洗砚鱼吞句,知是青山老骏才。 “细看洗砚鱼吞句”,形容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动,仿佛是在吞食着水中的诗句,形象生动
中秋不见月 注释:中秋节的时候,月亮被云层遮住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却因为乌云遮挡,无法见到月亮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坟东:坟墓的东方。 2. 醉雨中:在雨中饮酒,沉醉其中。 3. 清明节过墦间静: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墓地周围很安静。 4. 东郭杖藜归未归:拄着拐杖回到家乡,但没有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期间人们扫墓祭祖情景的诗。首句“手展坟东眼转西”,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墓地周围徘徊,用手抚摸着墓碑,眼睛四处张望的情景。接着第二句“风中沉醉雨中迷”,进一步描绘了在风中、雨中
【注释】: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五更寒。城西深处指城南小径。盘桓,徘徊、逗留,此处形容心情的愉悦。老得微安少亦安,是说他虽年老但心不老,身体虽然衰老但心境却很平和。独喜官中好消息,是说在官中听到了好消息,所以感到喜悦。不知风雪五更寒,是说不知道天已经五更了还在下着风雪。 赏析: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允祯被提拔为南部主事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情和环境,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心和祝福
商妇叹 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注释: 1. 灯花频:频繁地点燃灯花。 2. 江上何年一棹回:你何时才能从江上归来?何年,何时。棹,船桨。 3. 最识孤怀是明月:我唯一认识的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孤怀,孤独的情怀。 4. 夜深时入小窗来:在寂静的夜里,明月悄悄进入我的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