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商妇叹
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注释:
- 灯花频:频繁地点燃灯花。
- 江上何年一棹回:你何时才能从江上归来?何年,何时。棹,船桨。
- 最识孤怀是明月:我唯一认识的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孤怀,孤独的情怀。
- 夜深时入小窗来:在寂静的夜里,明月悄悄进入我的小窗。
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商妇叹
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注释:
【注释】 丹桂:指桂花。种:栽种。亭坡:小山。燕山:指燕子山。景趣:风景趣味。婆娑:形容月影随风轻摆的样子。寒蝉窟:指高高的树洞。白兔窝:指月亮。诸郎:指诗人。入袖:指衣袖被风吹起。见:遇见。嫦娥:指嫦娥仙子。 【赏析】 《桂庵》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写于斗南表亲为诗人所建桂庵中。诗中描绘了桂庵周围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丹桂种亭坡”,以“丹桂”二字点明桂庵的树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大意了然于心,然后反复诵读,把握诗意,分析诗作的表现手法,此起彼伏的手法,对比的手法等,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赏析。 “玉麟”句:意思是说:天降祥瑞是上天对朝廷的嘉奖;而作为地方官,也应当尽力而为,使百姓安居乐业,以报答圣上的厚恩。 “楼书”两句: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能安心地在这里任职
【注释】 郭武定:即郭子仪(719-781),唐代名将,字子仪。 总戎:古代称军队的统率为“总戎”,这里指郭子仪。 岭外:岭南地区。 枫宸:指唐玄宗。 君民:指百姓。 争切仰:争相仰望。 文武:文武双全。 阳春:春天,这里比喻国运。 寿域:福气之地,这里比喻国家。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南面。 三台:星名,属箕、斗二宿,这里借指朝廷。 【赏析】 《海滨舆诵》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注释】 陈祐卿:字元方,北宋人。大参:指宰相或副宰相。三山:即福州的琅琊山。尧天:指尧帝时代的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陈祐卿大参之闽的赠行诗。作者在诗中以“迢递”、“驱驰”写陈公赴任之远;“江洋”、“花木”写其宦游之地之美;“熙熙外”、“荡荡中”写其为官之地之盛;“独爱”写其对朝廷的忠心;“安卧碧山翁”写陈公之高寿与淡薄名利之志。全诗语言平易而意蕴深远,格调清雅,是宋人送别诗中的佳品
这是一首描写闲情逸致的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 1. 闲拽园中杖,迢迢一洞深。 注释:闲时拿起园中的木棍,遥望那深深的洞府。 2. 晓花光灿锦,风竹碎筛金。 注释:清晨的花朵光彩照人,如同锦绣一般;风吹动竹子,发出清脆响声,仿佛黄金般闪耀。 3. 赤鲤惊雷跃,黄鹂隔树音。 注释:突然之间,一条红色的鲤鱼被惊飞而起,宛如雷声中的跳跃;黄鹂在树上啼叫,声音清脆悦耳。 4. 不胜清兴发,觅纸寄新吟。
童叟聚林坰,喧然论世情。 夜深门不闭,月朗犬无惊。 稻陇黄云霭,江天白浪平。 淮阳民睡稳,裴老已旋兵。 注释: 1. 童叟聚林坰:指村中的儿童和老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景象。 2. 喧然论世情: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着世间的人情世故。 3. 夜深门不闭:夜晚已经很深了,但是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敞开着,没有关闭。 4. 月朗犬无惊:月光明亮,连家里的狗都没有受到惊动。 5. 稻陇黄云霭
【注释】 太学:古代学校名。 拨闷:排遣烦闷。 囊里有钱频换酒:囊里有钱财就换些好酒来喝。 笔端无事烂题诗:在笔杆上写一些无谓的诗句。 书馀监业三旬课,闲落灯花几局棋:读书之余还监考三十天,闲下来的时候下几盘棋。 不达不穷无碍客:不受拘束没有阻碍的人。 极宜人道是愚痴:《庄子·渔父》中说:“孔子观于吕府,见贱贫者,而问之。吕氏日:‘夫贵者,夜以继日;富者,年累世;贫者,日夜无日也
北行舟中感事时兄新亡西风吹雨湿平沙,红白江边一路花。 启镜有时羞对镜,思家无夜不还家。 池荒草没鸿音断,云白山高望眼赊。 江舸渐移乡渐远,乡书何日到天涯。 注释: 1. 北行舟中感事时兄新亡:在北方的江河上乘坐船只旅行,感慨时逢兄长去世的悲痛。 2. 西风吹雨湿平沙,红白江边一路花:西风和春雨使平沙变得潮湿,沿途可以看到红色的花朵和白色的花朵。 3. 启镜有时羞对镜,思家无夜不还家
种杉 注释: - 儿孙生计薄:儿孙的生活来源很有限。 - 辟地种杉松:开辟土地种植杉树和松树。 - 伐树深劳念:砍伐树木非常辛苦,让人怀念。 - 诛茅亦费工:建造茅屋也花费了劳动。 - 清清怡望眼:清澈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使人的双眼也感到清凉。 - 小小寄吟踪:微小的诗行寄托了我的诗意。 - 直待成梁栋:等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 时方记老翁:当时还让我想起了年迈的诗人。 赏析:
【赏析】 此诗为李评事题写友于斋所作。友于斋是李评事在京师的住所,诗人通过这首诗,对友人的居所进行了描绘。 首联“两体分明一气来,高斋名义古风回”,以“一气”形容“两体”的和谐统一,表现了友于斋的古朴典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所的赞美之情。 颔联“紫荆一树叶长茂,红棣满庭花对开”,以紫荆和红棣的繁茂来形容友人居所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住环境的欣赏之情。 颈联“埙可吹时篪可奏
【注释】: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五更寒。城西深处指城南小径。盘桓,徘徊、逗留,此处形容心情的愉悦。老得微安少亦安,是说他虽年老但心不老,身体虽然衰老但心境却很平和。独喜官中好消息,是说在官中听到了好消息,所以感到喜悦。不知风雪五更寒,是说不知道天已经五更了还在下着风雪。 赏析: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允祯被提拔为南部主事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情和环境,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心和祝福
注释: 1. 坟东:坟墓的东方。 2. 醉雨中:在雨中饮酒,沉醉其中。 3. 清明节过墦间静: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墓地周围很安静。 4. 东郭杖藜归未归:拄着拐杖回到家乡,但没有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期间人们扫墓祭祖情景的诗。首句“手展坟东眼转西”,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墓地周围徘徊,用手抚摸着墓碑,眼睛四处张望的情景。接着第二句“风中沉醉雨中迷”,进一步描绘了在风中、雨中
这首诗描绘的景色是清晨的松阴亭。 云影天光一鉴开,墨波微动晓风来。 “云影天光一鉴开”,指的是天空和云层的景象如同一面镜子被打开,云影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墨波微动晓风来”,则是描述湖面波光粼粼,随着清晨的轻风轻轻波动。 细看洗砚鱼吞句,知是青山老骏才。 “细看洗砚鱼吞句”,形容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动,仿佛是在吞食着水中的诗句,形象生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歌的作者、朝代、背景以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情感。 “邹鲁文光灿海滨”,邹鲁:指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一带。文光灿:文化灿烂,光照四海。海边:指山东半岛。这里指临淄。齐为东夷族所建,故称“邹鲁”。邹鲁之地文化昌明,光彩夺目。这里指代临淄地区,是古代的文化名邦。《左传·僖公四年》:“昔吾四叔
解析及赏析: 诗句释义: - 天意于人有浅深 :天意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与体现,这种理解和体现是深是浅。 - 人于天意岂容心 :人们面对天意时,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心杂念,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 一行一止惟时耳 :人的一举一动都应顺应自然规律和时间的变化。 - 此道堂堂古到今 :这种顺应自然之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直到今天也不例外。 翻译及译文: 在东边所见的景色中寄托了我的情感。
苦热借凉于斗南新堂 苦热,指炎热的天气;斗南新堂,即斗门南面的新堂,是作者的住所。 小小行窝短短墙,午轩如甑汗如浆。 小小的行窝,指简陋的居室;短墙,形容墙矮小;午轩,夏天中午的轩窗,这里指夏天炎热时开在屋内的窗口,因太阳照射而像蒸笼一样;甑,古代一种用来蒸饭的大型陶器;汗如浆,形容出汗多得像浆水。 层冰赤脚何由踏,时就新堂一借凉。 层层如冰的台阶,没有鞋子怎么上?只得到新堂里借一点凉风。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