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 折:折断。绾:缠结。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的结,即“连环结”。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多写民间女子采莲时的情景。此诗写一个少女在采莲时,与心爱的人相会,并互赠定情物的故事。 首句“采莲折却藕”,以“折”字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少女在湖中采莲,她用双手把藕茎折下,但藕丝却没有断。这两句既写出了少女动作轻巧,也暗示了藕丝的韧性。第二句“藕折丝不绝”
注释:斜眼望着荷花,转身划起船桨。别等潮水涌来,荷花被水打湿。 赏析:这首《采莲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采莲少女的形象。诗中“斜睇向芙容”一句,通过斜眼凝视的方式,将少女娇美的面容展现得淋漓尽致;“回身鼓兰楫”则形象地描绘了少女轻盈地转身,击打着船桨的动作。这两句诗通过对少女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她的优雅和灵动。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仅仅捕捉到少女的外在美,而是进一步通过“莫待暮潮生
露华仙掌入三秋,翠幄重开拜冕旒。 称制诸儒真陋汉,乞言尚父未论周。 注释:九月二日侍经筵有述。在露华如仙掌般美丽的秋天,皇帝重新打开翠绿色的帷幔,向百官行礼。称制时,许多儒家学者都觉得自己很浅陋,不如汉代的张汤和杜延年。但请求汉武帝像周公一样,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责怪别人。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九月二日侍奉皇帝经筵的情景。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皇帝的举止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思考
南湖耕雨 穷鳞赴激湍,渔子争夜渔。何时更拊手,濠上观鯈鱼。 译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湖边,望着远方波光粼粼的水面,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突然,一群鱼儿跃出水面,打破了这片宁静,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动,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快乐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湖边的景色和湖中鱼儿的生活。通过对鱼儿的观察
注释: 1. 采莲曲:即《采莲行》或《采莲歌》。古代民间歌曲。 2. 采莲复采莲:指采莲的男女双双相向。 3. 莲叶青田田:形容荷叶茂盛,颜色青翠,如田田之稻苗。 4. 舟轻风荡漾:指船儿在水中轻轻摇曳,微风吹拂。 5. 抛失露珠圆:指在采莲时,不小心将露水弄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夜晚,诗人独自在湖边采莲,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诗中通过“采莲复采莲”和“舟轻风荡漾”等描写
【注释】 停桡(záo ráo)采莲花:指停船休息,采摘荷花。停桡:停止棹桨,即停下船只。 红芳:红色的花朵。 讵(jù):岂。 【译文】 停船休息来采摘莲花,看到花儿已经盛开又凋落。 清澈的水面上日夜波涌,红色的花朵难道比去年更好? 赏析: 这首诗是写荷花的美。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富有真情实感。前两句写诗人在船上欣赏着美丽的荷花,但时间过得很快
注释 南湖耕雨:在南湖畔耕作的农人,正在冒着细雨耕种。 风雪渡头紧:风雪交加时渡口的船帆都紧紧收起来。 孤城欲暮天:天色渐晚,只有这座孤零零的城堡还屹立在风雨中。 去来总自得:无论走到哪,总是心情舒畅。 子猷船:这是晋代王徽之乘船游玩时的小船。 赏析 《南湖耕雨》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南湖畔,一位农人在风雨中耕田,尽管天气恶劣,但他却心满意足,因为他知道
注释:采摘莲蓬的时候不要只摘花朵,因为花朵凋谢后才能结出藕。八月时节露水白,望着秋天的江水使人感到怅惘不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采莲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中通过对莲花、荷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同时,诗中的“怅望秋江水”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之情
注释: 在书桌上摆放着五万文,隐居的生活如同鹿门。 春天的美景似乎即将消失,董相试着去窥视园中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隐逸题材的诗,通过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清幽和对美好春光的留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愿望。 首句“几上五千文”中的“几上”指的是书桌,“五千文”指的是书籍。这里用“五千文”来形容书桌上的书的数量之多,表明作者藏书丰富,学识渊博。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故园千里外”意思是:故乡在千里之外。诗人身处异乡,怀念家乡,表达思乡之情。“独有梦魂过”意思是:唯有梦中才到过那里。诗人思念故乡,只能借助于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何时更携手,散发共行歌”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与你手挽着手,一起放声歌唱。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