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 兰:指兰花。 一径鸟声中:在一条小径上只有鸟儿的叫声。 偏称游人坐:偏称,特别称道的意思;游人,指诗人自己。 壶觞:酒器,泛指酒。 同:一起。 赏析: 《咏园中杂草八首》是王维晚年的一首杂诗,描写了园中花草与游人的闲适生活。这首诗以兰为题,借兰花来比喻那些在百花盛开时独自开放的小花,它们虽然不张扬,但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句“百花春色里”,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百花争艳,色彩斑斓
注释:彭泽县的高人住在里面,孤山的处士家住在附近。清明时,菊花和梅花互相辉映,草树之间也交相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梅花和菊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联两句写梅和菊都生长在高洁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和菊花的赞美之情。颔联两句写梅和菊互相辉映,草树亦交相开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尾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和菊的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它们的芬芳之美
注释:我的生活是万卷书,哪里比得上经营农田。打开书卷,向晴朗的屋檐下,有各种花卉图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的悠闲生活。他生活在书海中,与农圃相比,他的生涯更有价值。他打开了书本,向晴朗的屋檐下,欣赏着书中的各种花卉图谱。这种读书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品味。他的生活充满了知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霜黄上林草,指宫廷中种植的菊花。 天子欲更衣,指汉成帝因后宫众多,想更换妃子。 六宫齐望幸,指皇后、妃子等后宫妃嫔都来争宠。 指宫女们争奇斗艳
丰茸斗春色,枝叶何娟娟。弱质难栖凤,从教香麝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与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它以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石竹花的独特魅力。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与价值。诗中通过石竹花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丰茸斗春色,枝叶何娟娟。”这句诗描绘了石竹花在春天里竞相绽放的景象
闻雁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佚名。 { 诗句原文: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故园:指故乡。眇(miǎo):细看。方:刚刚。悠:远。淮南:指韦应物的家乡在滁州,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高斋:指诗人的书房,楼阁上的书房。闻雁:听到大雁的叫声。 译文:我思念的故乡究竟在何处呢?心里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国的忧虑。秋天的夜晚
【注释】 蛙声:指蛙鸣之声。上林:即禁苑,古代皇宫园林。何喧阗(xuān tián):多么喧闹。尔:你。 自得意:自以为得意。观物篇:观赏景物的篇章。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蛙的小诗。诗人在夏日里漫步于上林苑,听到那一片蛙鸣之声,觉得非常吵闹,就把它写进了《观物篇》中。 诗的前两句“上林故多蛙,尔声何喧阗”,描写了夏日里上林苑的景况。上林苑位于长安城西面,这里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风景秀丽
注释:园中的花草香气四溢,各种草本花卉争奇斗艳。这真是北堂的佳丽之地,幽雅而宁静。在园中自得其乐,哪管那纷扰的世俗和忧愁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咏叹自己所处的环境。首句“芳丛杂芝蕙”,写园中花草的香气。接着写“称此北堂幽”。这里的“北堂”指的就是诗人自己的居所,因为古人将居室称为“北堂”。这里用“称”字,表示园中景色之美好,足以与北堂媲美。“称此北堂幽”是说,园中美景如此迷人
第一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二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三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四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五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六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手植园内庭,不须九畹长。 第七首 兰香清且芳,幽怀适自畅。
注释:我惭愧地住在杨子宅,杂草长得与郑公的家乡一样。 读书多年已荒废,只空自让白日一天天增长。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长安作客时所作。首句以扬雄自比,说自己愧不如杨雄的才学;次句则暗指自己与白居易同乡,但白居易却能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来。第三句是说,自己多年来一直闲居无事,没有读书。最后两句则是说自己读书虽然年久,却没有什么收获,只能白白地让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全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