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1.梅花:指菊花;2.“天工”:自然造化。3.“潜结构”:暗合着某种规律或法则。4.“红英”:即花瓣,这里泛指花朵。5.“登高助”:登山赏花时可以借助它来增加情趣。6.“偏宜楼子名”:指楼阁的命名往往要借景抒情,以景物之美为题。7.“楼子名”:楼台的名称。 【赏析】这首诗是咏菊的。前二句说菊花是天然造化的产物,每朵都像叠在一起的红英一样,瓣瓣相间。后二句赞美菊花,因为它能助人登高远眺
《咏园中杂草八首·其一·兰》是明朝诗人王立道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 诗句解读: 1. “托根长水石”:描述兰花的根部生长在水石之间,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正与幽人宜”:兰花与隐士的生活相得益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更看成九节”:形容兰花的叶片繁茂,像九节一样紧密排列。 4. “服食比华芝”:比喻兰花可以食用,与珍贵的灵芝相比肩。
王立道的《咏园中杂草八首·其一·兰》是一首描绘园中杂草之诗。下面将按照您的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解读: - 诗句释义: 1. 紫文何葳蕤,采采露华滋:形容兰花的紫色花序茂盛,散发出清新的露水气息。 2. 不向高冈上,常依白石墀:兰花不喜欢生长在高高的山坡上,而是常常依附在白色的台阶或石头上。 - 译文注释: - 清芬惬幽抱:兰花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 手自植中林:亲手在园中种下兰花。 -
【注释】 常年老瓦盆:常年,指一年四季;老瓦盆,指陈旧的瓦盆。 珍重花神意:珍重,珍惜;花神,指菊花;在意,指寄托情思。 白衣人不来:白衣,指白色的菊花。 对尔聊成醉:对,对着;尔,指你(菊花);成醉,指陶醉,沉醉。 【译文】 常年四季都放在陈旧的瓦盆里,珍惜这菊花的花神,不让它凋零,即使没有白衣人来赏,我也可以对着你(菊花)沉醉。 【赏析】 首句“常年四季都放在陈旧的瓦盆里”
注释:菊花的香味刚刚散发出来,游蜂在花间飞来飞去;我担心蝴蝶会与菊花争艳,结巢在花朵枝头。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诗。菊花傲霜斗寒,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诗人以菊花为题,赞美了菊花不畏寒冷、敢于竞争的精神。首联写菊初开时香气袭人,游蜂纷至沓来,颔联说诗人担心其他花儿如梅花、牡丹等也竞相开放,而使菊花失去优势,颈联说诗人担心蝴蝶会与菊花争艳,尾联说诗人更担心蝴蝶结巢在花朵枝头,让菊花失去生长之地
注释:弱羽缀芳枝,离褷傍水涯。 这是在说菊花虽然弱不禁风,但它的花瓣就像小鸟的翅膀一样轻盈地点缀在芬芳的树枝上,它的茎则靠近水边。 欲识此花品,唯应逸少知。 要了解这种花的品质,只有像张僧繇那样有才华的人才能知道。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和菊花为题,赞美了这两种花卉的美丽与高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娇艳欲滴的菊花,以及那飘逸如羽的梅花。而“欲识此花品”一句
注释:那得在东边的篱笆下面,忽然遇到了浣纱的姑娘。清露打湿了姑娘脸上的铅华,她捧着心却默默无语。 赏析:这是咏菊的一首绝句,描写一位女子因菊花的美丽而驻足观看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菊花的美丽和女子的神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忽逢”一词的使用,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动感,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位浣纱姑娘突然出现在东篱下的场景
注释: 兰:这里指代的是杂草,即野草、杂草。 朝菌无晦朔,此草自千年。——朝菌(苔藓类植物)没有晦朔(农历每月初一和月末),而野草却能生长千年。 万物枯荣理,凭栏一慨然。——世间万物都有枯萎与茂盛之时,我凭栏杆感叹世事变化,感慨良多。 赏析: 这首诗是咏园中杂草的,诗中通过对比苔藓类植物的生命周期与野草的生长时间来表达作者对生命变迁的感慨。 首句“朝菌无晦朔
注释: 兰:这里指的是杂草。 寂寞含清露,葳蕤荫紫苔:草丛中孤独地生长着,覆盖了紫色的苔藓。 尾长无羽翼,不得上仙台:草的根很长,但它们没有翅膀,无法飞上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园中杂草的画面,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首句“寂寞含清露”,形象地描绘了杂草在清晨时分独自吸收阳光,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己的处境——在喧嚣的世界中
【注释】 题四老图:题咏《四老图》(即《四皓图》,画四位古代隐士)。 四老:指传说中的四个隐士,分别是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姓不详,故称“四老”。 不知姓:指他们的来历不可考,所以用“姓”字。 相逢各问年:相逢时互相询问年岁。 甲子:干支纪年法的第四位,即子。 山深无甲子:指山中人迹罕至,无法知道具体年份。 黄发:指老人的头发由黑变白,泛黄色,这里借指老年人。 依然: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