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长水石,正与幽人宜。
更看成九节,服食比华芝。

《咏园中杂草八首·其一·兰》是明朝诗人王立道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 诗句解读
  1. “托根长水石”:描述兰花的根部生长在水石之间,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正与幽人宜”:兰花与隐士的生活相得益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更看成九节”:形容兰花的叶片繁茂,像九节一样紧密排列。
  4. “服食比华芝”:比喻兰花可以食用,与珍贵的灵芝相比肩。
  • 译文注释
  1. 兰花扎根在水边石头上,正好与隐逸者的生活方式相吻合。
  2. 更显得茂盛,就像九节的叶片一样排列紧密。
  3. 食用时可与珍贵的灵芝媲美。
  • 赏析
  1.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2. 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征被细致地描绘出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它的美丽姿态。
  3. 诗中的比喻手法,如将兰花比作可以食用的灵芝,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王立道的《咏园中杂草八首·其一·兰》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读者,还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