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弼
江月楼前江水深,玉人曾醉古藤阴。 注释:江水流淌在月光之下显得深邃;玉人(指女子)曾经在这古藤的阴影下喝醉过。 雪堂归去无消息,半亩荒亭千载心。 注释:你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的消息;那半个亩大的荒废的亭子承载着我们共同度过的千载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首联“江月楼前江水深,玉人曾醉古藤阴”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在月光照耀下的江边楼阁前,江水波光粼粼,仿佛映出了女子的身影
飘残额粉见朱唇,杏艳桃娇谩妒人。 注释:梅花的花瓣虽然飘落,但依然可以看到它的红唇(花的花瓣)和额头的白色粉末。杏树和桃花鲜艳美丽,但它们的美丽并不能使人嫉妒(产生羡慕)。 解得花神留恋意,枝南枝北一般春。 注释:我能理解花的神性,它们都对春天充满留恋。即使枝头在南方,枝条在北方,但它们的春天是一样的。 赏析: 此诗描绘了梅花与杏、桃之间的竞争关系,同时也表现出梅花的坚韧不拔和高风亮节的品质
【诗句解读】: 1. 旅怀感留滞,朋情增郁陶。——旅居他乡的情怀让我感触良多,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变得更加深厚。 2. 及兹晤语际,少慰道路劳。——在这个时候能够相聚,也算是对长途跋涉后的辛劳的一种慰藉。 3. 危亭入窈窕,秋色何萧骚。——高高的亭子进入幽深的山谷,秋天的色彩是多么的萧瑟凄凉。 4. 野菊披山径,幽兰满江皋。——野菊花在山间小路上盛开,幽兰花满江边的小岛。 5. 俯视霜露繁
陇头春树拂云红, 学语声嫣弄晚风。 上国只今辞远贡, 漫愁双翮闭雕笼。 注释: 陇头:指边关之陇上。陇上春风拂面,柳条嫩绿,如少女的红颜,在晚风中摇曳生姿。 嫣(yān):美好的样子。学语声嫣,形容鸟儿啼叫的声音美妙动听。 弄晚风:在晚风中嬉戏。 上国:这里指中原地区。只今:如今。辞远贡,指停止向远方进贡。 漠(mò):鸟名,即鸊鷀。双翮:翅膀。闭:把……关闭;把……束缚住。雕笼:精美的鸟笼。
【注释】 1. 画红梅:即画梅花。 2. 吴允思:字元济,号紫阳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书法家。 3. 冰姿雪色:形容梅花的冷洁。 4. 香艳桃娇:比喻梅花虽然艳丽却不失清香,暗含着高洁之意。 5. 借春:指梅花借着春天的来临而绽放。 6. 一段繁华:指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的景象。 7. 幽寂意:指梅花在寂静中独自开放的孤寂之美。 8. 陇头人: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重登飞来寺得来字 这句诗的意思是“再次登上飞来寺,发现了‘得来’这两个字”。 招提翳苍峡,栋宇何雄哉。 这句诗的意思是“寺庙隐藏在苍劲的峡谷中,其建筑雄伟壮观”。这里的“招提”是指佛教建筑,而“翳苍峡”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 飞楼压云起,危亭俯江开。 这句诗的意思是“飞檐凌空而起,高高的亭子俯瞰着江面”
又得含字 季秋时节,天气开始转冷,秋风和阳光依旧清新宜人。林间的亭子,让人感觉格外的幽静,我在这里停下来休息。 凉风吹过,树木上的叶子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夕阳的余晖在山林中形成一片翠色。心情愉快地尽情饮酒,与远方的朋友畅谈。 赏析: “季秋气始肃,风日犹清酣。”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天是一年中的最后季节,气温逐渐变凉。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
【注释】 龙州:即今广西柳州。龙州多风雨,故称龙州为“龙州”。 入夏:指夏季来临。 无时:没有一时片刻。 一尺泥:形容道路泥泞不堪。 今日:指今天。 喜:喜欢、喜爱。 霁:天晴。 洞云:山洞中的云。 片片:形容云朵像片片羽毛一样飘动着。 前溪:山前的小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夏天来到龙州,这里多雨,山路泥泞难走。他高兴的是,今天天气放晴了,阳光照耀着大地,洞里的云朵也纷纷飘出山外
诗句释义 1. 采兰山之椒 - 指采集兰花山的花椒。兰花山通常指的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名,而花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常被用于烹饪中。此处可能隐喻了诗人在寻找或采摘这种香料的过程,象征着探索和发现。 2. 山深路逶迤 - 山路曲折深远,形容路径复杂且不易行走。 3. 涧石啮我足 - 涧中的石头因为湿滑而难以行走,使得诗人的脚部感到疼痛,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便。 4. 松露沾我衣
诗句: 近水刺桐知驿舍,倚山毛竹即人家。 译文注释: 靠近水边的刺桐树是驿站的标识,倚靠在山上的毛竹便是农家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首句通过“近水刺桐”点明了地点,而“知驿舍”则表达了驿站的意象。第二句“倚山毛竹”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村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林弼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