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繗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题目,注意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和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词逐句进行翻译,然后根据翻译后的内容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词的写作意图。 第一句的意思是泮宫门下祖筵间,话到平生别却难。这一句写出了离别的艰难,因为祖宴是在泮宫门前举行的
寓金陵寄家书 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 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 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 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释义: 1. 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 注释:家乡的人已经回来了,而我还没回去,只能寄一封家书给谁呢? 2. 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 注释:我在砚台前滴下泪水,用浓墨研磨着,笔尖沾满墨水,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心中充满了悲伤
燕都偶成 乐育英才迈汉雍,独怜浮迹抗尘容。 惊寒雁阵声初断,入夜鲈鱼味至浓。 吹透邻墙三弄笛,撞开窗户五更钟。 晓来又向金台看,满目云山似梦中。 注释: 乐育英才:培养和教育英才。 迈汉雍:指在汉朝(西汉)培育出英才。 独怜:独自喜爱。 浮迹:飘浮不定的足迹。 抗尘容:抵抗尘土的容颜。 惊寒雁阵声初断:寒冷中听到雁阵的声音突然中断。 入夜鲈鱼味至浓:夜晚品尝鲈鱼的味道特别浓厚。 吹透邻墙三弄笛
【注】“谁云”两句:谁说我住着矮小的房子,却能负有高大的材料?才在儒林拔萃而出。三首诗都是作者自谦之作。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毛传:“言君子之德美,如淇水之竹然。”朱熹集传:“君子以文为质,故其德美见于外,虽在幽闲之地亦如此也。” 孔孟文章:指孔子和孟子的文章。孔孟:即孔子、孟子。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注释】 冯叔贵:姓冯名贵。注选还乡:指冯贵被任命为京官,即将回到家乡去。 璧池:汉长安城西的池。 柏府:指东汉大将军窦宪在朝中任大司马时的府第,在北阙门外。 云霄:天空和云彩。 瓜葛(ɡé):蔓草,喻指亲戚关系。 拔茅连茹(rú):比喻提拔贤能之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对冯贵的归乡,寄予了深情厚意,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璧池秋水正漫漫”
【注释】 上太守二首:这是作者为他的上司所作,表达他对上司的赞美之情。上太守:对太守的敬称。太守:古代地方官名。安民:使百姓安定。经纶:治理。忧国:为国担忧。铁石肠:比喻忧国心切、忧愤难忍的心情。日永:太阳西沉的时候。蒲鞭:一种用蒲草编成的马鞭。示辱:表示谦卑。风清麦陇:指春风吹拂下麦田中飘荡着的清香。夜来:夜里来临。试看:看看。寒微:指地位低下的人。一借光:表示谦虚。 赏析:
【注释】 碧挑红杏:碧绿的梅枝挑着红色的杏花,形容梅花在春天盛开,颜色鲜艳。 化雨:指春雨。 发育:使物体生长、发展,这里指梅花的生长。 和露碧:指梅花沾上露水后显得更加清新可爱。 日边栽处倚云红:指太阳光照的地方,梅花的颜色更加艳丽。 叶残始见柯成实:指梅花的树枝已经枯黄了,而花蕾却还在慢慢开放。 色是空:指花的颜色虽然艳丽,但终究是不真实的,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虚无飘渺。 造物:指自然万物
【解析】 本诗是作者对已逝友人的追忆和怀念。 第一句“西风拂面些歌成,魂去难招易怆情”,意思是说西风拂面,歌声已成,魂灵离去难以召唤,令人悲伤。诗人用“西风”比喻秋风,用“歌成”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 第二句“沿径落花怜往迹,满林啼鸟吊诗名”,意思是说沿着小径上,看到落花,想起友人生前走过的地方;满林的小鸟在鸣叫,仿佛在为友人的诗名而哀鸣。这里的“沿径”、“落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哀朱先生》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句诗逐句的解析: 1. 先生耳目最聪明,年少群中一俊英: - 注释:先生(指朱先生)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年轻时就以英俊之才闻名。 赏析:这里赞美朱先生的聪明才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成为了人群中的佼佼者。 2. 学步儒门才得路,修文鬼录已登名: - 注释:学习儒家经典,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编纂鬼神之事,已经获得了名声。
【注释】 玉河桥:洛阳东面有一座河阳桥,又名玉河桥。谢恩:向皇帝呈送表文或奏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作文章。 【赏析】 《早朝谢恩即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晨到皇宫去接受皇恩时的情景:月色朦胧,流水潺潺,几曲清歌,一天光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君王的感恩之情。 第一句“玉河桥畔夜将阑”,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即将结束时来到玉河桥边的情景。第二句“流水声中月半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