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繗
【解析】 此诗写新月从青罗巾上探出,映照在弦边,显得格外明亮。“新月”是全诗的题眼,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新颖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初月刚刚露出,似有若无地映着弦上,像嫦娥刚梳妆罢,懒洋洋地将鸾镜收起来。这两句诗,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新奇的境界。 【答案】 新月 疑是嫦娥罢晚妆,懒将鸾镜照昏黄。 等闲投入青罗袋,露出弦边一指光。 译文:“疑是嫦娥罢晚妆
渔者 小小扁舟浅浅溪,一钩香饵一蓑衣。 得鱼沽酒陶然醉,回首芦花江月低。 注释: 小小:小船 扁舟:小船 浅浅:水流不深 一钩香饵:钓到了一条鱼 一蓑衣:用蓑衣当衣服穿 得鱼:钓到鱼 沽酒:买酒 陶然:愉快的样子 江月:指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人的诗,描写了一幅清闲自在的垂钓图。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恬静淡远,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注释】 春花:春天的花朵。岩桂:山中桂花,指桂树。后放先开:即晚开花早谢花。各家:各家各户。 芳华:美好的年华、青春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桂树为题,写桂树在春天开放,秋天凋零,与百花同归于尽。诗人通过对桂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前两句是说,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桂花相比,各有千秋;但桂花却有后放先开的妙处,仿佛各家自成一体,各有特色。 第三四句是说
诗句解读 1 "客路奔波千里共":此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了长途的旅行,路途遥远且充满艰辛。 2. "世情冷暖两心知":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即使世界多变(冷暖),但彼此的心仍然相通。 3. "水分云散金陵外":这句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的景象,暗示了离别后各自走向不同方向的情景。 4. "明月清风何处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未来重逢时刻的渴望和期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注释: 涓涓洁洁一轮秋,随相携手意自由。 涓涓:水流细流的样子,此处形容月亮如清水般明亮清澈。 洁洁:清洁、纯净之意,此处形容月亮如明净的玉石般洁白无暇。 随相携手意自由:随风而动,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意思。 热恼场中凉快处,万人前面逞风流。 热恼:炎热烦闷的意思,此处形容众人在炎热的环境中感到烦躁不安。 场中:原指场上,这里比喻人们聚集的地方。 凉快处:舒适凉爽的地方,这里比喻月光下的清凉世界
渡建江偶成 建江江上古今流,只见烟波不见秋。 此日过江看到底,始知活水有源头。 注释: 建江:即建溪江,位于福建南平建瓯市境内,是闽江的一条支流。 古今流:指时间流逝,江水始终在流动。 烟波:烟雾般的波浪,形容水雾茫茫的景象。 秋:这里指秋季,但与“烟波”连用,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江水的永恒。 底:尽头,终点。 源头:水流的起点,比喻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建江江上的景色和感受
注释:谁能相信这文才和武艺都是出自骨肉之亲呢?相逢一笑之间,就能看出真情实意。即使他飞鸟走兽都不是我的亲人,但四海之内都是一家人。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谁信斯文骨肉亲”,诗人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武术都是源于骨肉之情的观点。第二句“相逢一笑见情真”,诗人以相逢一笑的瞬间,表现出了真情实感。第三句“饶他鸟兽非吾与”,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天下所有的人和事。尾句“四海看来总一人”
注释:在织女星旁边,喜鹊的喜色很多。明亮的三颗星星照耀着夜空,灿烂耀眼。银河中有座桥,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地方,他们不许牵牛星经过这桥。 赏析:诗人以“阑月”为题,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诗中通过织女、牛郎、喜鹊等意象,展现了一幅浪漫温馨的画面,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悲欢离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注释】 仙梦悠悠入羽丘:梦中进入仙山仙境。羽丘,神话中神仙的住处。乘龙客:指有龙马载送的人。连编: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李世昌挽其丈人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等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富有韵味。 首句“仙梦悠悠入羽丘”,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梦中进入仙境。仙梦,即神仙的梦幻;悠悠,形容时间长久;羽丘,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仙境
注释: 何翁高尚的节操如同清冰一样洁白,佳婿交驰玉阙名声远播。 怅望长江水已流去,不能回头顾念故乡情。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李世昌的挽诗。诗人在首联中赞美了李世昌的高尚品格和辉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逝去的悲痛之情。颔联则通过写长江水之流、乡思之难回来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