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1. 得王明府恒叔书至自确山兼索近作为书四绝寄之——收到王明府的书信,从确山来信,并要我作一首诗送给他。书:信。 2. 归舟夜泛严陵雨——归舟在夜里泛着大雨。严陵,古地名,今浙江淳安县西南。 3. 征旆朝冲雁荡云——征旗早晨冲破了雁荡(在今浙江省乐清县)上空的云雾。征旆,指行军的队伍。冲,冲破。 4. 回首十年千里隔,江山何处不思君——回首这十年来相隔千里,但想到家乡,哪里都思念着你
【注释】 得王明府恒叔书至自确山兼索近作为书四绝寄之:得到王明府恒叔的信,信里说到他到确山去时,顺便为我写了诗。七篇仁义游梁日:我写《七章》的那一天(指《七章》)正是在梁地。三叹归欤厄蔡年:我在三辅感叹自己被贬为蔡人时。年少于今推茂宰:年纪虽小,却已是茂陵县令了。悬知吾道在中天:我知道自己的主张一定会如天上的北斗星一样高悬于人间。 【赏析】 公元754年(元和九年)诗人在长安,与王弘志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是明代林大春的一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者的心情,通过其对抱璞、一官三共道应非等现象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第一句“抱璞当年识者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能识别并重视人才的稀少感到遗憾。这句话中的“抱璞”指的是抱着未被雕琢的美玉,象征着真正的才能。而“识者”则指那些能够发现并赏识这些才华的人。这里的“稀”字
【注释】 书来:书信来到。念我:思念我。疑是:怀疑是。金丹:指长生不老药,传说能使人长寿不老。驻颜:使容颜不老。渭滨:古地在今陕西咸阳一带。淇上: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老:指年老。懿戒:美好的教训。 【赏析】 《得王明府恒叔书自确山兼索近作为书四绝寄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书来忆汝还,应叹鬓毛斑。 不见渭滨叟,徒闻淇上闲。 丹书归益寿,青史纪遗贤。 莫怪恩波阔
【注释】: 1、朝来:早晨。 2、缺月挂林端:月亮高悬,在树木的顶端。 3、哦得新诗满素纨:吟诵着新作的诗歌,写满了白绢。 4、却笑狂夫多野意:却嘲笑那些粗犷放荡的人。 5、丁宁莫向贵游看:再三叮嘱,不要向达官显贵之辈献媚。 【赏析】: 此篇是诗人与友人通信往来之作。诗中以“缺月”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来信时月光的欣赏;以“新诗”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来信中所吟咏的诗的赞赏;以“狂夫”为题
【注释】 1. 送揭阳郑生: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对朋友的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若翁高谊动西都:如果郑生有很高的节义,一定会使西都为之震动。 3. 千里遥分宋国符:意思是说郑生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他所持有的“宋国符”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里指郑生是德州刺史的儿子,所以即使他离开了德州,也依然拥有某种权力和影响力。 4. 此日相逢重相问: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我们应该互相问候
【注释】 ①揭阳:地名。郑生:揭阳人,名不详。兼讯:兼有问候之意。伯父:哥哥。贡元:即贡元臣,字元二。 【赏析】 此诗为作者送别友人郑生而作的。郑生是德州刺史郑使君之子,作者与郑生交厚,故有“兼讯其伯父”之作。全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点题,说明送别的对象——揭阳郑生。 第二句紧承“兼讯其伯父”而来,说这位仁兄辞官归隐之后,卧在浔江之畔,过着清静的生活;他守信讲义
送刘谢二生归海阳二首时生以临其舅氏至 归过庭前如问讯,为言秋色在郊扉。 赏析 此诗表达了林大春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刘谢二位学子归乡的情景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表达了对友情、家庭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赠周进士 海潮冬至冷来迟,篱菊初开蕊未披。 惜别题诗何所赠,清标霜节与君宜。 注释: 1. 海潮:这里指农历十一月的海潮,即小雪时节的潮水。 2. 篱菊:篱笆上的菊花。 3. 清标:清高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朋友(周进士)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冬日的海潮在冬至时比平常要晚些才退潮,次句写篱笆上的菊花刚刚开放,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后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想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意
送刘谢二生归海阳二首时生以临其舅氏至 注释:刘家、谢家,指刘某、谢某。海阳,古县名,今属山东。舅氏,指刘、谢两家的长辈。 赏析:此诗写送别友人归来的情景。第一句说友人是位才貌双全的翩翩美公子,第二句写他骑马归去的情景,第三句想象他回家时必定经过自己的庭院,第四句想象他在庭院中问候家人的情形,最后两句写自己期待友人秋日归来。全诗用语平实,意境优美,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