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当年识者稀,一官三共道应非。
若教羊胜公孙在,怪得文园乞病归。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是明代林大春的一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者的心情,通过其对抱璞、一官三共道应非等现象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第一句“抱璞当年识者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能识别并重视人才的稀少感到遗憾。这句话中的“抱璞”指的是抱着未被雕琢的美玉,象征着真正的才能。而“识者”则指那些能够发现并赏识这些才华的人。这里的“稀”字,则强调了这种难得的珍贵程度。作者以此开篇,既表现了自己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真正理解并使用自己才能者的渴望。
第二句“一官三共道应非”,继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遇的现实困境的不满。这里的“一官”是指他所处的官职或社会地位,“三共”则可能指的是同事或者同僚。这句诗表明,尽管他已经尽力适应这个社会,但仍然感到不被理解和接纳。作者的这种感受,体现了他对公正评价和合理待遇的向往。
第三句“若教羊胜公孙在”,则是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羊胜公孙”出自《史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辩才,他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最终因政治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这里的“若教”是一种假设,如果像羊胜那样有才华的人还在的话,那么他的处境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无法给予足够支持的失望。
第四句“怪得文园乞病归”,则是对古代诗人贾谊的生平进行引用。贾谊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长沙,后因抑郁而病逝。这里用“怪”字表达了一种对这种悲剧结局的惊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才华得不到正确运用和保护的无奈。
《赠陈广文移官江藩四首》通过对抱璞、一官三共道应非等现象的思考,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引用古诗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