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1.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五岳(指庐山),多年来在梦中消失了,但请王广文不要忘记。匡庐,是庐山的古名。王广文以征召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为题,我写这首诗赠给他。 2. 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如果归途中路过东林社,请替我向陶渊明寄去一封信。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广文的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五岳年来梦已虚”,诗人回忆起多年前的梦境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赏析古代宫廷诗作 1. 原文展示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夜度箫笙入紫霄,晨飘仙佩杂琼瑶。 如今老却纤纤手,肯向人间学舞腰。 译文 夜晚渡过箫笙,进入紫色的天界,早晨飘动着神仙的佩饰和琼瑶。 如今衰老了,纤纤的双手不再愿意学习舞姿,不肯向人间学习。 注释 夜渡:夜晚渡河、渡过。 紫霄:指天空中。 仙佩:神仙佩戴的玉佩。 琼瑶:美玉。 纤纤:形容手指修长柔美的手势。 舞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友人谢脁的,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怀念之情。 首句“曾闻贾傅出长沙”,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谢脁(字令姜),曾任豫章太守,后迁至长沙担任刺史。贾谊(字季陵)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长沙国国相,与屈原、宋玉、枚乘等人齐名。 第二句“前席恩深恋汉家”,指的是谢脁在担任豫章太守时,与李白有过深厚的友情。李白曾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
龙种初栽凤沼边,春深玉立已参天。 为乘好雨添幽色,不是浓云与淡烟。 注释:龙种指的是竹子,因为其根系犹如龙形;凤沼边是比喻生长环境优美的地方,就像凤凰栖息的池塘边一样。春天来临,竹子在春风中茁壮成长,高耸直入云端。为了衬托竹子的幽雅之美,特意趁着好天气,让阳光照耀,使得竹叶更加翠绿,仿佛被雨水滋润,增添了几分幽静和淡雅的韵味。这里并不是要借助厚重的云雾或淡淡的烟雾来营造意境
万顷潇湘雪乱翻,朝来开霁玉为坤。 惟馀绿叶孤标在,不见英皇染泪痕。 注释:整幅画描绘了潇湘地区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茫茫白雪,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大地如同晶莹剔透的玉石般美丽。画面中只有一片片绿色的竹叶独自挺立,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画面中的竹子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潇湘地区雪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阔
赠海阳冯明府二首 再宴曲江感二难,勾吴家学擅衣冠 君今出宰真馀绪,勋业还将汗竹看 注释版译文及赏析: 一、诗的原文与翻译: 再宴曲江感二难,勾吴家学擅衣冠。 君今出宰真馀绪,勋业还将汗竹看。 译文:再次在曲江宴会中感叹两难,勾吴家族的学问精通礼仪和服饰。 你今日出任地方官正是延续前人的志业,你的功勋业绩将如竹子一般被世人铭记。 二、词语解释及背景知识: 1. 再宴曲江
《汉高斩蛇便面》是明代林大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典故和意象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堪笑群雄竞逐鹿”: - 这里的“群雄”指的是历史上众多争夺权力的统治者。他们如同一群勇猛的猎犬一样,追逐着那唯一的“鹿王”(即帝王)。这里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争夺天下、互相争斗的统治者的讽刺。 - “竞逐鹿”暗示了这些统治者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如同猎人捕捉猎物一样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画竹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偃仰悬崖几度秋" - 此句描述画中的竹子在悬崖上的姿态,如同秋天的景色一般。 2. "老龙蜕骨入林幽" - 这一句把竹子比作一条脱去龙壳的老龙进入深林之中。 3. "扶疏直节干霄上" - 这句描绘了竹子笔直而坚韧的品质,直插云霄。 4. "化作长虹跨九州" - 最后这一句表达了竹子化作一道长虹横贯天下的景象。 赏析:
注释: 1. 世上浓艳的东西纷纷落尽,其中的风景名胜又有几人知道。 2. 你得到这种美不胜收的景致能相赠给我,更何况是东陵五色奇观啊! 赏析: 首句“世上秾华漫尔遗”,诗人以浓艳的色彩形容世间的繁花落尽,表达了一种对繁华落尽后的空寂和惋惜的情感。 次句“个中风物几人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美景的珍重和感慨之情。这里“风物”指的是自然景观,诗人用“几人知”来形容人们对于这些美景的认知程度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青丝为髻羽为衣,曾侍君王步辇归。 却笑新妆太清素,故令下界玩芳菲。 注释:青丝做成的发髻,羽毛做成的衣服,曾经侍奉过君王,步行辇车回到后宫。现在却嘲笑新妆过于朴素,所以被贬谪到下界去欣赏芳菲。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宫词,描述了宫女在后宫的生活。诗中描绘了宫女们的美丽与哀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宫廷中的等级制度和个人地位的不同。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宫女们的命运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