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应:应当。 封侯:封为侯爵,古代最高等级的爵位。 汉家:指汉朝。汉家封侯男儿事:汉代封侯是男儿的志向。 况:况且。 冯唐:西汉文帝时人,因年老被罢免,后经人推荐,得以重用。 未老:还未到老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自勉的诗。首句“征书应怪驿来迟”是说,你接到皇帝的征召诏书,本当是喜事,可是你来得却如此迟,令人奇怪!次句“制锦文成只自知”是说,你做了皇帝的使者,制出了锦绣
注释: 修篁怪石俨仙班,长日轻风响佩环。 无限晴光重苍翠,淇园何物更追攀。 修竹怪石,犹如仙班列队, 长日清风,吹响佩环的乐音。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修篁”和“怪石”为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句中“长日轻风响佩环”描绘了一幅夏日里,阳光下,微风吹过,竹子轻轻摇曳,仿佛有音乐在耳边回荡的景象。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诗以奉讯四首 其一 海国频年息战争,凭君谁敢负初盟。 严城一箭飞难到,径路惟看彻晓行。 注释:在国家之间频繁地停止战争,凭借您谁敢违背最初的盟约?严密的城墙上射出的箭,飞得再远也到达不了,只有等到天明才能看清道路。 赏析:这是对一位久未视事的大参官的询问。诗人首先肯定了国家之间频繁停止战争是符合初盟的,接着指出,虽然严城的箭射得再远也达不到目标,但天亮时才能看清道路
【注释】敝衣:破旧衣服。季子: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孔子弟子,曾任大司寇,为政清廉,不与权贵交往。荣公:即刘梦得,晚唐诗人。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好友的赠答之作。诗人以“敝衣”比喻自己的处境,而以“升堂老敝衣”来表达对友人荣公的敬意和祝福。 首句中,“偶以敝衣遗刘山人”,意为诗人把自己破旧的衣服送给了朋友刘梦得(山人)。这里的“敝衣”并非真的破旧,而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暗示他正在经历困境。
厌历封疆晓雾多,禁中应复忆廉颇。 旧游知己寻常是,何事芳心绕薜萝。 诗句释义: 1. 厌历封疆: 表示厌倦了边疆的治理。"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经历,"封疆"则指边疆地区的统治或治理工作。 2. 晓雾多: 清晨的雾气很多,暗示着早晨的朦胧和不明朗。 3. 禁中: 古代皇宫内的禁卫,这里指宫廷。 4. 应复忆廉颇: 应该重新考虑(回忆)像廉颇这样的人物。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荷蒉曾过孔氏门,幽怀遥寄万山云。 孤村寥落归来晚,满背斜阳欲献君。 注释:荷蒉,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因经常挎着竹筐(荷)从孔子门前经过而得名。孔氏门,指孔子的门徒颜回。幽怀遥寄:寄托深远的情怀。万山云,形容群峰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寥落,荒凉冷落。孤村,偏僻的村落。欲献君,想要献给君王。 赏析:此诗首句用典故,以孔子之弟颜回为例,表明自己志行高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颔联写诗人归途中所见的景色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松声、草色和月影为题,描绘一幅幽寂的江南水乡图,表达了自己孤寂的心情。 “松声”二句,写诗人在江边的舟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松涛声,看着眼前翠绿的草色,感受到夜幕降临时的宁静氛围。此时,江上的月光映照出一片朦胧的景象,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朋友。 “千里”二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他的思绪寄托给千里之外的友人。他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重至凤城会龚别驾同暴参戎夜游金山四首·其一 往年曾过凤凰城,却遇君侯朝帝京。 更被王孙招隐去,于今车盖始初倾。 诗句与译文: - “往年曾过凤凰城”: 指的是作者之前曾经游览过的凤凰古城。凤凰古称“金陵”,此处特指明代南京的凤凰城,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城市。 - “却遇君侯朝帝京”: 描述了一次偶遇,在古代皇帝的京城——北京。这里的“君侯”指的是尊贵的人物或官员
【注释】 为刘山人题扇上景赠别洪广文之福安福安宋行在也二首:为刘山人的扇子上的画景而作,以赠别去向福建的洪广文。 独棹孤舟向海涯:独自乘坐小船,向大海的尽头驶去。 此中曾作帝王家:这里曾经是帝王之家。 于今往事俱陈迹,惟见蟠桃几树花:如今往事都已成为历史,只见几棵蟠桃树盛开着桃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时所作。诗人乘船离去,来到海边,想到自己曾有过辉煌的日子,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去
注释: 1. 重至凤城:重游旧地。凤城即凤翔,在今陕西宝鸡市。 2. 龚别驾:指诗人的朋友龚明。 3. 暴参戎:指诗人自己,以“暴”字表露其豪爽之性。 4. 夜游金山: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寺在山上,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5. 四首:指本诗共四首,后四句为第四首的开头。 译文: 我重游故地凤翔,与老朋友重逢,更感到友情珍贵。你父亲是名闻朝野的大臣,何况你的遗志还留在渤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