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谁道韩江秋寂寞?扁舟叶叶倚烟霞。 这句诗的意思是谁说韩江的秋天是寂寞的?我乘坐扁舟,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倚靠在烟霞之中。 登临更有参军赋,烂醉何妨对菊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高楼,又有了诗人的参军赋,醉酒也无妨,可以对着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金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豪放态度。首句“谁道韩江秋寂寞?”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韩江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
注释:先朝抗疏柏台臣,指的是在先朝时期,我曾在柏台(御史台)上提出奏疏,主张改革。云是南中第一人,指的是在南中地区,我是第一个敢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二十年来持斧处,指的是在过去二十年里,我一直在担任监察官员,手持斧头治理国家。至今风动八闽春,指的是现在,我治理的八闽之地,已经春风吹拂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注释】 归欤: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归欤归欤,田园将芜”。后用为感叹世事无常之词。吾道任洄环:我的道路任其回旋。那复:哪还能。姬公:即周公旦,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太师。班:班固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这里指班固的《东都赋》。独有:唯独只有。逢人犹自说孤山:遇见的人还常常说起孤山上的梅花。孤山:在杭州西湖西北隅,风景秀丽。 译文 回到故乡吧,任凭道路迂回曲折吧
注释: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 --- 听说金大人很久没有来处理政务了。 诗以奉讯四首 --- 写这四首诗是用来向金大人询问情况的。 从来骨鲠冠清班 --- 自古以来,我就像骨鲠一样,在朝廷中担任高官。 吾道无因自楚还 --- 我的道路因为被贬而无法回到家乡。 见说乡闾须表正 --- 听说乡间的人需要我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辩护。 徵书谁遣到家山 --- 征召我的文书是谁派来的呢
凌风重上最高台,日暮歌钟动地来。 为道主人能爱客,无劳更鼓漫相催。 注释:在高高的台上再次登临,傍晚时歌声和钟声传遍大地。因为主人能够爱护客人,所以我不必要再敲鼓催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与朋友在山巅夜游,畅饮豪饮的诗。全诗以“凌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山的气势。而“为道主人能爱客”一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豪爽的个性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来理解。“探奇乘兴望沧溟”,意思是说作者怀着探求奇趣的心情,乘着兴致游览,远望着辽阔的海洋(即沧海)。这句是写诗人在送劳掌教之任连州时登高远眺的情景。 “时向东山万古亭”,意思是说当时正站在东山脚下的万古亭上。这句是写诗人在送别劳掌教时,登高远眺的情景。 “此去登临谁最胜”,意思是说这次你到任连州,登高览胜,谁又能比得上你呢
【注释】: 吾乡:我故乡,这里指作者的家乡。劳掌教:指送行的官员。连州:今广东连县。 屡蜚声:多次有好名声。报道:向上级报告。都充:都为、都是。六馆英:六经馆中的才俊之辈。玉铎:玉制的传声器具,这里借指代诏书、圣旨等。君远:你离得远。行看:将要看到。丹阙:红色的宫门。阳城:汉郡名,治所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后用以代称高官显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写
【注释】 ①山林朝市:指官场、世俗生活。孰深:何深。孙登,晋人,隐居不仕,常在山上吹箫吟诗,有《啸赋》传世。这里比喻同乡的官位高低贵贱不同。 ②杖屦(jiù jūn):拄着拐杖和鞋子,泛指步行。日相寻:每天相互探访。 ③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赵司理过冬日时的对话,表达了诗人与赵司理的深厚友谊。首联以“山林”“朝市”为喻,表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颔联则通过“须识”“可奈”等词语
《题溪云深处为张别驾》是明代林大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溪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含义,给出关键词的解释,最后附赏析: “碧溪之上白云飞”形象地勾勒出溪边的自然景观,碧绿的溪流映衬着洁白的云朵,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白云象征着轻盈和自由,而碧溪则代表着静谧和清澈。这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之美。
注释:三江遥接楚天而来,两条河流中有一条流过越岭。我相信定会有蛟龙在此伏击,希望你们在教学时能以色笑动风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海阳曾广文前往虔州掌教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他即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