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遥接楚天来,二水中流越岭开。
定有蛟龙从此伏,凭君色笑动风雷。
注释:三江遥接楚天而来,两条河流中有一条流过越岭。我相信定会有蛟龙在此伏击,希望你们在教学时能以色笑动风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海阳曾广文前往虔州掌教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他即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三江遥接楚天来,二水中流越岭开。
定有蛟龙从此伏,凭君色笑动风雷。
注释:三江遥接楚天而来,两条河流中有一条流过越岭。我相信定会有蛟龙在此伏击,希望你们在教学时能以色笑动风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海阳曾广文前往虔州掌教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他即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远客乘秋至,秋亭四望开。 烟霞犹小隐,岁月此重来。 海内频书疏,山间独酒杯。 应思旧游处,几复问昭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客乘秋至:“远客”指的是作者自称为远方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萧氏园亭的向往和期待。“乘秋至”则描绘了秋天这个季节的到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值旅途之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或思念相关联。 2. 秋亭四望开:“秋亭”指的是在秋天开放的亭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 青山来远近,碧海递微明。 月下亭初静,天高秋有声。 客来时一醉,谁是羊求生。 注释解释: 1.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蒋诩开辟了新的小路,这个小丘上的园林自然就出名了。 2. 青山来远近:远处的青山渐渐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3. 碧海递微明:清澈的海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而美丽。 4. 月下亭初静:夜晚的月亮下,亭中的我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5.
解析: 第一句:活水开明镜 - 关键词: “活水”和“明镜” - 注释和赏析: “活水”指的是活泼、流动的水,通常代表清新或生机勃勃。“明镜”则是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亮,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第二句:寻源坐碧澜 - 关键词: “寻源”和“碧澜” - 注释和赏析: “寻源”意味着寻找水源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皓魄出江东:明亮的月光从东面洒下。 2. 孤亭先映空:孤单的亭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天空的一部分。 3. 老翁歌拟扇:年长的老人模仿扇子的形状和声音唱歌。 4. 稚子学为弓:小孩子模仿拉弓的动作,似乎正在尝试射箭。 5. 宝树参差发
【注释】 三槐:指汉末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三公”是汉代最高官名,指司徒、司空、太尉。这里用典指代朝廷重臣。 修:茂盛。 先秋:早春时,农历七月。 兴移置堂宇:兴起而移入厅堂之中。 千载:一千年。 挹(yì):舀取,吸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以“三槐”、“三公”自比,表达对朝廷权贵们的不满与鄙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愤懑心情。 首句“春事动经丘”
诗句如下: 春柳护春堤,春烟晓望西。 曲声风处断,飞絮雪来迷。 黄觉鸣莺入,白看振鹭低。 徵君东有宅,漉酒正堪携。 注释: 1. 春柳:春天的柳树 2. 护:保护 3. 春堤:春天里的小河堤岸 4. 春烟:春天的炊烟 5. 晓望西:早上望着西边 6. 曲声:音乐的声音 7. 风处断:风吹过的地方声音中断 8. 飞絮:柳絮飘落 9. 雪来迷:雪花飘落时使视线变得模糊 10. 黄觉:黄色的鸟鸣声
【注释】顾征君家园诗八首:顾征君,即顾野王,南朝陈诗人。家园:指顾野王的故居。八首:指《顾宅》八首诗。 惜阴轩:《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恒保持有余,以赈饥贫;性俭吝。”又据《太平御览》卷二五引《顾氏谱》,“恺之有爱竹堂及忘忧馆,皆名其地,号为’顾氏园‘”。今人考证,此诗当作于南陈灭亡之际,时作者流寓金陵(今南京),故称“顾征君家园”或“顾野王家园”。 诗礼趋贤子:诗礼,即《诗经》
这首诗是顾徵君对家园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荣寿堂:这是主人的居所,以“荣寿”命名,寓意主人长寿、健康。 卜筑依清汉:选择这个地方建屋,是因为这里靠近清流(清汉即指长江)。清流代表着清澈、纯净,也象征着主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华堂拥翠微:华堂,华丽的屋子。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比喻主人家的庭院美景。 北辰严倚阁:北辰,北极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倚阁,靠在阁楼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种竹三为径,疏泉曲作池。 - “种竹三为径”:在三个地方种植竹子作为小道,象征园林的布局精致有序。 - “疏泉曲作池”:泉水从弯曲的地方流出,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水景池塘。 2. 山阴元胜集,河朔更吾师。 - “山阴元胜集”:指的是山阴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的名胜。 - “河朔更吾师”:这里的“河朔”泛指北方,表明诗人在这里受到了启发或影响。 3. 旋绕飞觞出,欢呼坐客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赵氏墓图》。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真隐人何处,佳城此郁盘: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在哪里?他隐居的地方就像这美丽的山城一样,郁郁葱葱地环绕着。 2. 玉棺曾驻马,碧树总栖鸾:曾经有人骑着马停在这座坟墓前,鸟儿总是栖息在绿色的树木中。 3. 地引山灵合,天分海气寒:土地引来了山中的灵气,天空与大海之间也有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注释: 横经几涉凤凰溪,又报除书赴水西。 凤凰溪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是赣江的支流。 水西即贵州水西一带。曾广文即将赴任掌教水西(今贵州水城)。 莫道广文官尚冷,青云到处拥轮蹄。 青云指科举及第后所授官职,轮蹄指马,这里比喻仕途顺利
【注释】 ①山林朝市:指官场、世俗生活。孰深:何深。孙登,晋人,隐居不仕,常在山上吹箫吟诗,有《啸赋》传世。这里比喻同乡的官位高低贵贱不同。 ②杖屦(jiù jūn):拄着拐杖和鞋子,泛指步行。日相寻:每天相互探访。 ③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赵司理过冬日时的对话,表达了诗人与赵司理的深厚友谊。首联以“山林”“朝市”为喻,表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颔联则通过“须识”“可奈”等词语
【注释】 归欤: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归欤归欤,田园将芜”。后用为感叹世事无常之词。吾道任洄环:我的道路任其回旋。那复:哪还能。姬公:即周公旦,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太师。班:班固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这里指班固的《东都赋》。独有:唯独只有。逢人犹自说孤山:遇见的人还常常说起孤山上的梅花。孤山:在杭州西湖西北隅,风景秀丽。 译文 回到故乡吧,任凭道路迂回曲折吧
重至凤城会龚别驾同暴参戎夜游金山四首·其一 往年曾过凤凰城,却遇君侯朝帝京。 更被王孙招隐去,于今车盖始初倾。 诗句与译文: - “往年曾过凤凰城”: 指的是作者之前曾经游览过的凤凰古城。凤凰古称“金陵”,此处特指明代南京的凤凰城,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城市。 - “却遇君侯朝帝京”: 描述了一次偶遇,在古代皇帝的京城——北京。这里的“君侯”指的是尊贵的人物或官员
注释: 1. 重至凤城:重游旧地。凤城即凤翔,在今陕西宝鸡市。 2. 龚别驾:指诗人的朋友龚明。 3. 暴参戎:指诗人自己,以“暴”字表露其豪爽之性。 4. 夜游金山: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寺在山上,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5. 四首:指本诗共四首,后四句为第四首的开头。 译文: 我重游故地凤翔,与老朋友重逢,更感到友情珍贵。你父亲是名闻朝野的大臣,何况你的遗志还留在渤海边
注释: 谁道韩江秋寂寞?扁舟叶叶倚烟霞。 这句诗的意思是谁说韩江的秋天是寂寞的?我乘坐扁舟,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倚靠在烟霞之中。 登临更有参军赋,烂醉何妨对菊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高楼,又有了诗人的参军赋,醉酒也无妨,可以对着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金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豪放态度。首句“谁道韩江秋寂寞?”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韩江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