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诗句输出:楼上白云满,云间是故乡。 译文注释: 这首诗的翻译为:“白云布满了楼阁,那里就是我的故乡。” 在诗中,“白云”被描绘成充满整个建筑的景象,它不仅象征着天空中的云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景象在古代文人心中常常代表着超然物外的意境。"云间"则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这里充满了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赏析意见:
注释: 四月居岭表得惟重书自都下十一月渡江闻惟重秋中使节入湖南却赴章水 译文: 四月,我居住在岭的南边,收到了你的书信,你从京城出发;十一月,我在渡过长江时听到你被派遣到湘州。 书至犹燕阙,秋来汉水边。 译文: 我的书信到达了京城,而你在秋天来到了汉水之边。 衣冠游楚客,箫鼓下江船。 译文: 你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楚国游玩;箫笛和鼓声在江上的船上回荡。 抵为寻张华,还应忆仲宣。 译文:
【注释】 江上闻董原汉以言事谪戍蛮方慨然有述:我在江边听到董原被贬为蛮方刺史的消息时,心中感慨万分,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故人御魑魅,而我尚飘萍:我的老朋友董原能够抵挡住魑魅的侵扰,而我却如同飘浮的浮萍一样无助和迷茫。 伏阙报主日,浮湘老客星:董原在皇宫中等待皇帝的命令,而我已经像一只漂荡在湘江上的老客星一般无所依托。 瘴烟怜地远,肺病忆时宁:由于身处瘴疠之地
注释: 渭阳:指渭水的南岸,古人常在此送客。 愁:忧伤,忧愁。 望遥岑:望着遥远的小山。 为诵琼瑰赋:因诵读着《琼瑰》这篇赋文。 因知山水心:因此了解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心。 鹤飞江树渺,龙去海云深:形容水天一色的景象。 时自闻吴咏,无劳怅越吟:时不时听到吴地(苏州)的吟诗声,无需惆怅自己越地(绍兴)的吟咏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顾恺之写给好友顾少府顾董生的诗。全诗四句,首句写渭阳送别
宿云霄驿 三秋为汉使,万里度云霄。 月下传砧急,风高拥节遥。 浮烟收野市,宿雨断江桥。 一梦清如水,悠悠见圣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出使边疆的使臣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三秋为汉使”,表达了这位使臣在秋天这个季节作为出使使者的身份,展现了他作为外交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句“万里度云霄”,进一步描绘了他远赴边疆、跨越万水千山的壮阔景象,突出了他在执行使命过程中面临的艰难险阻。
【注释】: 1. 选石玫瑰积:挑选出形状像玫瑰的石头,堆积起来,形成了高士峰。2. 真成高士峰:真的变成了高士峰。3. 洞云盘紫柏:山洞中的云雾缭绕着紫色的柏树,4. 溪月泛芙蓉:溪水边的月亮倒映出荷花的影子。5. 宝气时能见:有时能看见宝光的气息。6. 丹砂或自逢:丹砂也许在此处遇到。7. 何当访玄豹:何时去寻访玄豹?8. 从此驾苍龙:自此以后驾驭苍龙。 【赏析】:
湖亭二首 其一 见说湖山胜,亭虚客未归。空怀放鹤处,尚想钓鱼矶。天际孤帆小,云中清磬微。何当返兰棹,一制薜萝衣。 湖亭二首·其一(明代林大春) 见说湖山胜,亭虚客未归。 空怀放鹤处,尚想钓鱼矶。 天际孤帆小,云中清磬微。 何当返兰棹,一制薜萝衣。 注释 ①见说:听说。湖山:湖泊和山岭。胜:优美。亭虚:指亭台空旷无人。客未归:诗人没有归来。 ②空怀: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回忆。放鹤处
【注释】 度闽关:指从福建进入广东的关口,在今广东省梅州附近。复此:再次。 天寒岁欲深:天气寒冷,岁末将近。 江云行渺渺:江上白云飘荡,远去无踪。 岭树坐阴阴:岭上树木郁郁葱葱,荫蔽成阴。 投璧:这里用比喻,暗喻自己有才而遭弃置。 管宁:指东汉人管宁,与华歆为好友,曾同席读书,后因意见不合离席而去。此处以管宁自比。 辽海:指辽东、辽河地区,泛指南方。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注释】 ①王长史八十二寿诗: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八十两寿诗。 ②戴礼名家旧,王门上客题:指东晋著名书法家戴逵曾拜王羲之为师学书,后来成为书法名家。王门上客:王羲之的弟子。 ③辞归非楚穆:指谢安辞官回乡时,有人对他说:“卿方外之人,何事吏职而欲去乎?”(谢安曾隐居在会稽山阴的东山,自号“东山居士”)。非:通“谓”。 ④寿考似磻溪:指谢安年老仍壮健如少年。 ⑤山静卿云起:指谢安退隐后隐居在山中
【解析】 此诗首联“今日送邹阳,梁园芳草长”,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邹阳是西汉文学家,因直言犯上,被朝廷贬为“阳陵具令”。诗人与邹广文相别,正是春日送别的季节。《汉书·艺文志》:“《春秋》之中,微者不可胜数也,皆时事之增损兴坏也。”可见《楚辞》中有不少作品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事的。这里以邹阳的遭遇暗指诗人的处境。颔联“江行春共远,岭宿意俱苍”写离别时的心境。“江行”即乘船沿长江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