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陈教授敏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福。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敬亭山下故人家: 此句表明诗中的地点,即在敬亭山脚下的一座古居所。 - 谷雨晴时正摘茶: 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景,即在清明节后的谷雨时节,诗人正在家中采摘新茶。 - 我似卢仝酷相好: 通过使用“酷相好”这一表达方式,诗人形容自己与陈教授敏之间深厚的友情
【注释】 重忆:再次回忆。寄从兄叔章:即《寄内诗》“借问别来太瘦生”之“太瘦生”。 翡翠屏风护掌珠:指用珍珠装饰的屏风,用来保护新娘。 日高:太阳升得很高。流苏:古代宫室、车骑等前面垂挂的门帘或帷幔。此处借代门帘。郎才起:指新郎起床。 玉壶:盛酒器,这里指新娘的酒杯。 【赏析】 此为元稹的一首闺情诗。诗人回忆妻子出嫁时的情景,表现了对贤妻深情的怀念。全诗语言通俗,情感真挚
寄刘彦基同知 五绝赏析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是元代诗人郭奎所作,通过细腻描绘与深情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洪州别驾久相违: - 注解:在洪州担任别驾职务,时间长久,未能相见。 - 译文:我在洪州担任别驾,时间过得很久,一直没有机会与你相见。 2. 骥足迟迟三月归: - 注解:千里马(比喻人才或亲人)步履缓慢,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 - 译文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御史台前锦绣坊,千官同日宴刘郎。 如今换却青骢马,潦倒风尘两鬓霜。 诗句注释 - 御史台前:古代的御史台是皇帝监督百官的地方,这里指代朝廷的高级官员和重要场合。 - 锦绣坊:锦绣坊是皇家或官府的重要建筑,此处暗示着高级别的官方活动。 - 千官:指众多的官员们。 - 刘郎:此处特指诗人与刘彦基的关系,或是借指某位知名人物,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用以增加文学色彩。 - 青骢马
在秋风萧瑟的九月,征人的衣裳尚未准备好,而每年的书信都显得稀疏。 译文: 九月时节,出征的士兵还未穿上御寒的衣物,每年寄往家乡的书信也变得稀少。没有带来任何消息的雁群,仿佛带着无情的恨意飞过湘东,连一个字也没有传递平安的消息。 注释: - 九月:指秋季的开始,通常与农事季节相联系,但此时正是出征士兵准备的季节。 - 征人:指的是前往边疆的士兵。 - 未授衣:未穿好衣服
寄刘彦基同知 五绝 其三 南浦登楼一曲歌,江花潭影照青蛾。 谢安不与人同乐,天下苍生奈若何。 注解:南浦是南方的水边,登楼则是指登上高楼,一曲歌指唱歌。江花潭影指江南的江景和湖光,照青蛾则指映照着女子的美丽容颜。谢安是不与人同乐的人,天下苍生则是广大的人民。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南浦登高眺望,歌声悠扬回荡。眼前的江水、花朵、湖面的影子,都映照着女子美丽的容颜。谢安不与世人同乐
【注释】 开岁:新的一年的开始。 卧病:生病卧床。 一朝:一旦。 倚窗:靠在窗户旁。 晴窗:明亮的窗户。 阅地图:阅读地理书籍。 莫说:不要说。 江南:今指长江以南地区。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 头白:头发已经花白了。 怨蘼芜:埋怨蘼芜草,因蘼芜有“忘归”之意,故以之比王孙。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病后初起,刚能起床时。前两句写病中生活,第三句点出题意,第四句是关键句,表明诗人已无心观赏江南美景
重过庐山 庐山高与南斗齐,北视泰华千峰低。 中天瀑布飞素练,半壁晴霞照紫泥。 五月雪花飘绝壑,万松云气带回溪。 神仙有枣如瓜大,欲舍归舟便买梯。 注释: 1. 庐山高与南斗齐,北视泰华千峰低。 - 庐山:指中国的庐山山。 - 南斗:中国古代对北斗七星的称呼之一,位于星宿图的南方。 - 齐:相等,相同。 - 北视泰华千峰低:从北方视角看,泰山和华山都显得较低矮。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白扇”是《越绝书》《越绝外传》中记载的伍子胥的故事,后用来比喻奸佞小人。“越罗如雪紫竹枝”,越罗,即越国的绫罗;紫色竹条,这里泛指竹子。句意:越罗做成的绫罗像雪花一样洁白,用紫色竹条做的帘幕,十分美丽动人。“江南白波生藕丝”,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白波,白色的波浪
【注释】 万国烟尘:指战乱时期。烟尘,指战争引起的尘土。海沸波:比喻战乱时天下大乱的形势。倒回戈:指停止战斗,表示愿意停战言和。吴楚封疆: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壁垒多:指吴、楚等地的防线很多。说客:指游说之人,指那些奔走于各国之间为各国谋求利益的人。季子:春秋末年吴国的公子季札曾游历诸国,受到许多国家君主的敬重。隋何:即隋侯珠。传说隋侯见一蛇被猎人所伤,用身体去救它,蛇感其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