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
诗作原文与译文: 滔滔泗水方堙阨,再浚渊源忆此场。 躬率后夫寻坠绪,手扶休烈照遐荒。 路穷绝顶知真永,月到中天敢议光。 三字符今谁领会,先生筮得复初阳。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滔滔泗水方堙阨: 指泗水滔滔不绝,此处用来形容河流的宽广和水的流动。 - 再浚渊源忆此场: “再次疏通水源”意味着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回忆,“此场”则可能指的是历史或学问上的某个特定场所。 - 躬率后夫寻坠绪: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听览躬亲积弊纾,何须戚宦力诛锄: - 听览躬亲:指亲自听取和处理政务,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 积弊纾:指积累已久的问题或弊端得到缓解或解决。 - 何须戚宦力诛锄:表示不需要依靠外戚(指皇帝家族中的非正统成员)的权力来清除腐败。这里的“戚”是指皇帝家族中的女性成员,而“宦”指的是官员。 2. 文儒衮衮频登对
【诗句释义】 1. 遗像端严殆逼真:指周元公的遗像庄重严肃,几乎和真人一样。 2. 周情孔思宋衣巾:形容周元公的品德和思想,如同孔子、墨子那样高尚,他的服饰简朴,如同宋代的士人。 3. 群迷梦魇初醒客:形容人们被蒙蔽、困惑,如同梦中魇(恶梦)一般,刚刚醒悟过来。 4. 久涸源头落访民:形容长时间的干旱使得水源枯竭,农民们纷纷来寻求帮助。 5. 岳渎高深侔作用:比喻天地之间的奥秘和力量,与山岳
这首诗是诗人在陪同藩王、臬使等官员拜谒尧庙之后所写的。其中“香尘”指路上尘土被芳香所掩盖,暗喻皇帝的车驾;“彩旃”指皇帝的车驾。“庙檐虚阁午云偏”意思是说庙檐上的天空中云朵偏向了一边,这里指的是阳光透过庙檐照在天空的云朵上形成的一种美丽的光影效果。 “山龙藻火天衣静”中的“山龙”是指庙前石雕的龙像,“藻火”是形容太阳光照射下来如同燃烧的海藻般美丽,“天衣静”则是指这种光影效果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注释】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这里指受宋高宗的诏书。龟山先生:即杨时,字龟山,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因在龟山上讲学而得名,曾从祀孔子庙庭。南轩:即杨简(1127-1189),南宋理学家,与朱熹并称“朱杨”或“二程”。晦庵:即杨简的别号,他主张以静制动,以敬存心,反对当时流行的空谈佛理和道学的风气。孙觌(dí):南宋大臣,曾为宰相。处心无愧展禽徒:意思是说即使孙觌辈小人作对,也毫不畏缩,毫无羞愧感
这首诗是唐代李华所写的《孝庙挽章二首》。其中,第一首为: - 一德康邦竹再苞,周宣千古托神交。 - 狂僧腐竖殷鈇锧,故老元勋席土茅。 - 直节优容天广大,疮痍涵煦地并包。 - 孤臣泣把求言诏,莫报涓埃愧斗筲。 注释: 1. 一德康邦竹再苞 - 意思是国家的德行像竹子一样茂盛,周朝的圣明之君也寄托了他们的精神。 2. 狂僧腐竖殷鈇锧 - 指的是那些不守礼法、品行败坏的人。 3. 故老元勋席土茅
【注释】: 1. 白鹿呦呦亦几年: 白鹿呦呦,形容鹿叫声。亦几年,表示已经多少年了。2. 真儒挺出此开先: 真儒,真正有学问的儒家学者。挺出,突出。此开先,指在古代儒家学者中崭露头角。3. 斯民没齿宗先觉: 斯民,这里的“斯”是文言文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没齿,一辈子。宗先觉,继承前人的遗志。4. 吾道垂光映后天: 吾道,我的学说。垂光,照耀。映后天,影响后世的人。5.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markdown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夫子何年去此峰,注释:指孔子(或孔子的学生颜回)何时离开这座山。 - 译文:夫子什么时候离开这座山峰? - 洞门长与白云封,注释:洞口常年被白云遮掩。 - 译文:洞口常年被白云遮掩。 - 经营今古伊谁力,注释:经营治理今世和远古需要哪些力量。 - 译文
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其二 石磴萦回疋马迟,日高同拜大贤祠。 国严党禁虽堪恸,天祐斯文岂便衰。 汇泽波分天势远,匡庐峰接斗光比。 小斋醉卧东风里,胜事频吹入梦思。 注释: - 石磴(dèn)萦回:形容山路曲折。 - 疋马:骑马。 - 日高:太阳很高。 - 大贤祠:指祭祀古代贤人的祠堂。 - 国严党禁:表示国家对反对党的严厉制裁。 - 天祐斯文:上天保佑文化学术的繁荣。 - 汇泽波分
诗句释义:东郊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年,仍然听到虎啸狼嚎的声音在耳边回荡。那些素女留下的遗编,到底在哪里才能结束这场纷乱呢?只有钱塘江上的月光依然明亮清澈,仿佛是一幅清丽的画面。 这首诗的首句“东郊格斗已三年,虎啸狼嗥尚满川。”描绘了一幅东郊战场的景象,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持久。这里的“格斗”一词,表达了激烈的斗争和冲突,而“三年”则说明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接着,“素女遗编何处了,钱塘江月净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