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纯
诗句: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 译文:我同情这位皇帝的后代,流下眼泪穿过夷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往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沉的感慨。首两句“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那位因矿税事件而流离失所之人的同情。第三句“几载诗筒废,千秋藜杖存”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茂大在送别好友前往闽地任盐运使时所作。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第一句“一麾十载浪难平,此去安流万里行。” 注释:这里的“一麾”指的是王茂大的官服标志,他曾经担任过这样的官职。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职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官场上的风波也难以平息。现在他要离开这里,踏上万里之遥的旅程。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他们之间的友谊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现在又要分别了
【注释】 簇锦传灯:用锦制成的灯笼,比喻灯光。 兴来披豁:兴致来了,放开心胸。 云岩下:山名,在四川奉节县东一百里。 辟谷山中:指深山之中,不食人间烟火。 方外:佛教语,指世俗之外。 逢人说尽金银气:意思是说尽了世间的富贵气派。 【赏析】 诗人赵汝存与友人同宿大关山洞,借食僧家,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佛学的看法和态度。 首两句写景,点明题意。簇锦传灯,照得眼明心亮,诗人兴来披豁,总关情于世外之境
宝塔何年创,相传自盛唐。 【注释】: - 宝塔:指寺庙的宝塔,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 创:建造,创建。 - 盛唐:唐朝的鼎盛时期。 - 山敛浮云尽,风翻贝叶香。 【注释】: - 山敛:形容山峦收敛、收敛云雾。 - 贝叶:指佛经,佛教经典通常用贝叶装订。 - 风翻:形容风吹过,翻动着。 - 贝叶香:指佛经散发出的香气,象征佛教的教义和修行。 【赏析】:
【注释】 ①太岳:即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县,有“天地之中”之称。高薄层霄:指山峰极高。②玄:道教用语,指道。③徘徊回首笑尘缘:意谓登上嵩山后,对尘世的烦扰已不再留恋。④烟生万壑疑无地:意谓嵩山的云雾弥漫,好像万壑皆被雾气所覆盖,似乎连大地都不存在了。⑤云散孤峰忽有天:意谓当云雾散去的时候,只有孤高的山峰出现在视野中,仿佛是天空。⑥虎豹关开风送入:指嵩山虎豹关一带的景色秀丽迷人
【注释】 䨥:同“彍”,古时指一种大旗。 作:成为,变成。 投笔:东汉班超投笔从戎事典。后因以“投笔”喻弃文就武。 向:奔赴。 烛笼旌:比喻朝廷的旌旗、仪仗等。 封侯绩:立下功勋,封为侯爵。 任侠名:任侠好义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饯别诗,写诗人送袁微之赴渔阳刘公幕府。前四句点明题意;“从来䨥燕颔”,即从来就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肯作一书生”,即不愿意做一个书生,“投笔辞南国”
【注释】 胡子芳:作者的朋友。潦倒:穷愁失意。岸帻:古代一种头巾,用以表示郑重其事,这里指何人。子虚:汉代司马相如作的《子虚赋》。枫宸:天子所居之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天,当时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 此诗首句写诗人与朋友同住一邻,二句写诗人离开友人来到长安,三、四两句写诗人对酒当歌,豪饮痛饮,五、六两句写诗人的壮志未酬,七、八两句用典,表明诗人有献赋之才,九
注释: 难道是因为厌倦了纷扰的世事,所以从此在这里建起房屋居住。 山峰连着楼阁浸没在水里,月光送走塔影翻转过来。 更换座位时花朵像要斗胜,题诗给竹简可以书写。 归来之后我羡慕你的生活,不叹食无鱼。 赏析: 冯仲元是唐代诗人,他喜欢游山玩水,也喜欢隐居山林。这首诗就是写他隐居生活的一种情景。首句“岂厌纷华扰”,表明自己并不讨厌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次句“而从此结庐”,表明自己决定从此过隐居生活
解析与翻译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社集弟居 - 在春天的聚会中,我的弟弟居住在这里。 - 社集:指春季时节举行的集会。 - 弟居:弟弟居住的地方。 2. 景色倍晴和 - 这里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非常晴朗和美好。 - 晴和:天气晴朗温暖。 3. 相逢鬓尽皤 - 我们相遇时,他的头发已经全白。 - 相逢:相遇。 - 鬓尽皤:头发全白,形容年老。 4. 檐荆花叠锦 - 屋檐下
【注释】 合阳:古郡名。今属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晓发:清晨出发。朝暾(tūn吞,日光):早晨的太阳。萧瑟:风声。塞徼(jiǎo较,边关):边界。烟村:炊烟缭绕的村落。 【赏析】 《合阳晓发》,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祖咏清晨出城时所见的景物,以及他对这种景象的感受。 首联“侵晨出郭门,萧瑟望朝暾”。意思是:在清晨的时候走出了城门,眺望着朝阳。这里的“侵晨”表示时间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