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诸门可入是清凉,有酒何须强散场。 - 注释:所有门户都可以进入的地方,就像一片清凉之地。有酒就不必强行告别。 - 译文:所有门户皆可进入,这里像清冷的天堂,有酒便无需匆忙告别。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通过“清凉”和“有酒”两个元素,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愉悦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在此处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愿望。 2.
正月三日饮尔宗斋留宿次韵饮遍屠苏岁尚新,篮舆冲雨竞良辰。 花香酒酽深更坐,弟劝兄酬古屋春。 闲觉篇章浑跌宕,醉逢旗鼓益精神。 夜阑犹对王戎语,木榻翛然布被亲。 注释: 正月三日饮尔宗斋留宿次韵:在正月初三那天,我与你一起在尔宗的书房饮酒作诗,然后留宿在那里。 饮遍屠苏岁尚新:喝尽了屠苏酒,新年还显得特别新鲜。屠苏是古代的一种饮品,据说能驱疫避邪。 篮舆冲雨竞良辰:乘坐篮车冒雨赶来
注释: 1. 张贞白有离世之志作四别诗示余余反其意作四留诗以尼之:张贞白有着离开尘世的想法,于是写下了四首离别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我则反过来写下了四首留下来的诗,以此来制止他的行为。 2. 其一代庐舍留:这是第一首留下来的诗,用“代”字表明是替代张贞白的意思。 3. 瓜庐小结在塘坳,城市翛然即远郊:瓜庐的结束处位于塘坳,城市的景象就像是在远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 4
诗句原文: 每到林峦觉眼明,登高况是客中情。 山当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 欹枕静听钟鼓报,推窗遥指涧泉生。 可怜一夜清无寐,心在前峰梦未成。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作于明朝,诗人黄淳耀在九日(即重阳节)登上虞山时遇到雨,并在兴福禅院过夜。诗中反映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怀以及雨中的禅院生活。 2. 诗意解析: - 每到林峦觉眼明:每当他站在山峦之中
【注释】 江介:江河之间,泛指江南水乡。 峭帆:高耸的船帆。 元:同“原”。 泷(lóng):山涧。上泷:高山间的河流。 温昔梦:重温往日的梦想。 高楼春思:在高楼中思念春天的美景。 匡庐:庐山,中国名山之一。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以景托情;颔联写事,用“元”“月”二字点明时地和心情;颈联写意,抒发对友人的祝愿;尾联写人,表达自己的感伤与愧疚。全诗情景相融,情韵悠长。 首联“江介莺花自接连
诗句注释: - 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夏天与朋友们在尚湖泛舟。 - 永日扁舟在碧浔:长时间地乘船在清澈的湖水中。 - 停舟往往得园林:船靠岸,经常能够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 - 一川鱼鸟如相识:看到湖中的鱼儿和鸟儿仿佛都认识我一样。 - 百态湖山合赏心:各种各样的山水美景让我心情愉悦。 - 竹涧静通棋局响:竹林里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好像棋盘上棋子落子的声音。 - 荷花开笑酒杯深:荷花盛开时
注释与赏析: 1. 英游绝境两无穷,南鄣烟云左里风。 - 英游:指英姿俊逸的游历,形容诗人在绝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人格和志向。 - 南鄣(zhāng):指南方的屏障,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烟云:形容景物朦胧、变幻莫测。 - 左里风:指左侧的山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位置或方向。 2. 天际一帆如隔世,崖巅双袖欲凌空。 - 天际:指天空的边际。 - 一帆:形容帆船的形状像一只帆一样
诗句原文: 楚中风物待清诗,君去樊山问酒旗。 天外振衣黄鹤远,水心题画白鸥迟。 注释解释:在楚地等待你的是清新的诗歌,你将要离开前往樊山,在那里询问酒旗招展的地方。在天空之外振衣高飞的黄鹤已经远离了,水心之处题写的画作中的白鸥也迟迟未能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楚地的美景和友人离别的场景,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
新春喜叶石农至二首 其一注释: - 冬杪相期及首春:冬天的末尾,我们约定在春天开始的时候见面。 - 春风送到剡溪人:春风如同送信人一样,将我带到剡溪这个地方。 - 门经积雪寒犹在:虽然门前的积雪已经融化了,但仍然能感受到寒冷的气息。 - 酒出贫家味较醇:虽然家里贫穷,但酿出的酒味道却很纯正。 - 高士有怀观物变:高尚的人总是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观察着世间的变化。 - 贱儒何力救时屯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一夕厓山卷阵云:“一夕”意味着一瞬间,“厓山”指的是元朝灭亡时被元军攻破的崖山,是南宋的最后据点。“卷阵云”则形象地描述了风云变幻、战争即将来临的情景。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百年吴会泣斯文:“百年”表示很长的时间,“吴会”指的是今天的苏州地区,是南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泣斯文”意味着因为战乱而失去文化传承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