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注释】 坐友人园中偶题二首 其二 燕:燕子。 林:树林。 啄:用嘴啄。 衔:用嘴含着东西飞走。 春风吹去缓:春风徐徐地吹拂。 著(zhù):停留。 【赏析】 《坐友人园中偶题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燕子绕林戏,啄将红杏飞。”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燕子在树林中嬉戏,啄食红杏的画面
注释:弓的形状像秋毫一样精准,拉弓时力量大。 木心正直,我拿着这把箭献给文皇。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弓箭的特点,赞美了弓箭手的技艺高超。首句“拟处秋毫准”,意为弓箭如同秋天的毫毛一样准确,形容弓箭的准头非常小,需要极高的技艺才能射准。次句“弯时二石强”,意为拉弓的力量很大,可以拉弯二石的重量,形容射手的力量强大。第三句“木心元正直”,意为箭杆的中心是直的,比喻射手的技艺精湛
注释: 1. 对雨,即对着下雨的景象。 2. 天拭远山貌:天空擦拭着远处的山峦。 3. 湖添欹树痕:湖水增添了倾斜的树木的印迹。 4. 移床就残菊:移动床铺靠近凋零的菊花。 5. 醉此苍烟根:沉醉在这烟雾缭绕的草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首先,诗人用“天拭远山貌”来形容雨天的景色,这里的“拭”字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山上的情景
注释:海上的碧云已经消失,秋天的画屏展开了。我手中握着彩色的笔,却无处着色。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海边独处时,面对大海、秋日景色和手中的彩笔,感到无端地惆怅,无法挥洒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
注释: 画对月吹笛旁置酒鎗。 松下,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风吹酒不酣,意思是酒还没有喝尽。籦笼,古代盛食物的竹器。一曲正孤拈,意思是正在独酌。停杯,指停下酒杯。只有三,意思是只剩下三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夜宴饮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饮酒、作乐、赏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不得志的失意之情。 首句“画对月吹笛旁置酒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月亮高悬夜空,照得整个山林都明亮起来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的闺中思念之情。下面逐句释义: - 「柳条不系玉蹄騧,拗作长鞭去路赊。」 柳条:这里指柳树的枝条。 玉蹄騧:古代骏马名,此处比喻女子的丈夫。 拗作长鞭:把柳条当作长鞭使用。 去路赊:路程遥远。 注释:女子的丈夫骑着骏马,远行而去。她用柳条作为长鞭,希望能够留住丈夫的脚步。 - 「春色也随郎马去,妆楼飞尽别时花。」 春色:春天的景色。 郎马
诗句: 田泥深处马蹄奔,县帖如雷过废村。 译文: 在深深的田泥中疾驰的马蹄声,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穿越破旧村庄的声音。 赏析: 该诗通过描绘田间劳作的场景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展现了当时农民的贫困状况以及封建官府的横征暴敛。诗人以生动的画面、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
注释:在田里劳作的人们都忙着锄瓜打麦,但其中的一半时间却显得无事可做。田间地头,社官与百姓之间也有着频繁的交流。年老的农夫,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田地里,从不离开自己的工作,他坚信,自己所在的城市并不比农村差。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和农民劳动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田野中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尊重。同时
家世耕畬海岸东,半抛田亩为诗工。 死时几米存仓内,笑倒村南袯襫翁。 注释译文与赏析: 1. 注释: - 家世耕畬海岸东:黄淳耀的家世代居住在海岸东边的农田中。 - 半抛田亩为诗工:黄淳耀将大部分的农活留给了家人,只保留一些必要的耕作时间来从事写作工作。 - 死时几米存仓内:黄淳耀去世时,他留下的少量积蓄被存放在仓库里。 - 笑倒村南袯襫翁:黄淳耀的去世使得附近的村民感到非常好笑。 2.
【注释】 马当:山名。在今湖北省黄石市西。玉勃:指《汉书•东方朔传》中东方朔的赋。檄:古代一种文体。海南来:即“南来”的倒语,意谓从南方归来。雄文:指东方朔的《答客难》。裁:裁减。鬼怜才:指屈原。《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辞。首句写马当山感其人杰;次句言斗鸡檄书至海南而召之归;三句写一日千里阁中,其才如长风过天;末句说世间唯有鬼能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