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碧云尽,秋天开素屏。
怀中馀彩笔,无处著丹青。
注释:海上的碧云已经消失,秋天的画屏展开了。我手中握着彩色的笔,却无处着色。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海边独处时,面对大海、秋日景色和手中的彩笔,感到无端地惆怅,无法挥洒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
海上碧云尽,秋天开素屏。
怀中馀彩笔,无处著丹青。
注释:海上的碧云已经消失,秋天的画屏展开了。我手中握着彩色的笔,却无处着色。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海边独处时,面对大海、秋日景色和手中的彩笔,感到无端地惆怅,无法挥洒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石湖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 - 注释:春天的湖水广阔无边,天空似乎要飘浮上去。这里的“浑无际”形容水面宽阔,无边无际;“吴天”指的是吴越地区的天空,“总欲浮”则表现了天空与水面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赏析: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石湖诸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句释义 1. 微风山磬落:这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微风轻轻吹过,山谷中传来阵阵磬声。这里的“山磬”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器,常用于诵经时敲打以引起共鸣。 2. 小艇与烟平:诗人乘坐的小艇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与天空相接,仿佛与烟雾融为一体。这里的“烟平”形容水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给人一种朦胧美。 3. 棹发鱼龙气:船只划动,激起水波,仿佛有鱼龙之气从中散发出来
【注释】 四桧:即东晋的王右军祠中的四株桧树。 碧殿:指王右军祠。 苍苍:高大茂盛的样子。 争拗:争斗。 鬼见尽惊奔:见“鬼”字,便吓得逃窜。 直根:挺拔的根。 何物镇山门:这棵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 【译文】 王右军祠里的四株桧树,在碧殿中矗立着,阴风阵阵吹过,它们依然挺立着。 雷声轰隆,那四株老桧树被雷火烧得更加挺拔,它们相互争斗着,好像要与雷神较量。 鬼怪见到它都吓得逃跑了。
萤 旅夜风灯灭,疏萤亦有情。 对飞开更阖,独坐晦还明。 书卷如憎少,房栊只益清。 井阑相似处,归梦最能生。 注释: 1. 萤:一种昆虫,通常在夜晚发光。 2. 旅夜:指旅行中的夜晚。 3. 风灯:风中的灯笼,光线微弱。 4.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5. 有情:充满情感。 6. 对飞:即对光飞行,形容萤火虫的光芒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7. 开更阖:即开合,形容萤火虫的光芒时开时合,如同开关一样。
半塘寺 半塘禅寺古,屈铁变樛枝。 白业三生力,苍烟六代思。 法衰龙象至,经妙鬼神悲。 一悟真空理,沧江月上迟。 注释: 1. 半塘禅寺古:半塘禅寺历史悠久。 2. 屈铁变樛枝:形容树木弯曲生长。 3. 白业三生力:表示对佛法的信仰和力量。 4. 苍烟六代思:形容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5. 法衰龙象至:表示佛法衰退,龙象(佛教中代表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来到这里。 6. 经妙鬼神悲:经文精妙
泛舟西湖 碧水风吹皱,朱尘雨浥清。 纤歌何处接,慢舸不知行。 骏马盘堤疾,珍禽坐树轻。 夕阳何淡淡,山气莫能名。 译文: 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水面轻轻泛起涟漪, 朱红色的尘埃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清新洁净。 轻柔的歌声在哪里传来,缓缓前行的船只仿佛失去了方向。 健壮的马匹在堤岸上疾驰,珍奇的鸟雀停留在树上悠闲自得。 夕阳渐渐变得朦胧,天空中的山气难以形容其美妙。 赏析:
【注释】 水势:水面波涛汹涌。 峰文:山峰。午午:太阳,这里代指太阳。 春风随处著:春风拂过之处。著:吹动。 曲岸:曲折的河岸。 长天:天空,辽阔的天空。 去鸟愁:飞走的鸟儿。 十年疲物役:连续多年被征役服役。 愧沧洲:惭愧于苍翠的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意境开阔而浑茫。“水势沄沄大”一句,写江水汹涌,波涛滚滚,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湖上夜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夜泛鸳湖 - 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乘坐船只在鸳鸯湖上游览的情景。 2. 积水月涓涓,月斜舟稍前。 - 月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一条条细细的波纹,而月亮倾斜了,使得船稍微偏向前方。 3. 归渔摇艇火,宿鹭定湖天。 - 归家的渔民摇着船桨,点燃了船上的火把;栖息在湖上的野鹭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颗星。 4. 遥指塔相对
【解析】 此诗为登高怀古之作。“松陵晚眺”是全诗的首句,起兴。“日暮”点出时间,“登临”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和行动,表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孤城”点明所望之景,“聊”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寂寞无聊。颔联写景,上句写湖天景色,下句写市容景观。颈联写景,“芳草”、“绿杨”都是春天的象征物,诗人看到“芳草”,想到自己“叹前路”;看到“绿杨”,想到“惊旧条”。尾联写景,尾句以燕子归巢结束全诗。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为与凡鱼异”意思是我与众不同;“翻令尺水藏”意思是反而使小小的水里隐藏着我;“半豹具文章,远害身长活”意思是半张豹皮,却有文章的气度,远离伤害,身体得以长久生存;“娱人趣暗伤”意思是娱乐人,自己却暗中受伤害;“好投空阔去”,喜欢独自离去,不再与人来往;“尔我本相忘”意思是我们之间本来没有牵挂和牵绊。 【答案】 译文:
过彭泽 满目伤时运,何心傲督邮。 南昌有梅尉,同是挂冠休。 注释: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植的作品,通过描绘诗人在彭泽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无奈和对官场的失望。 - “井邑”指的是古代城市或乡村的聚落,已非旧日模样,而“柴桑里”则是指作者故乡,仍然保留着古风。 - “春风三亩宅,落日落家村”描绘了春天温暖阳光下的美好景象,以及傍晚时分归家的宁静。 - “隔树闻鸡犬
注释:弓的形状像秋毫一样精准,拉弓时力量大。 木心正直,我拿着这把箭献给文皇。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弓箭的特点,赞美了弓箭手的技艺高超。首句“拟处秋毫准”,意为弓箭如同秋天的毫毛一样准确,形容弓箭的准头非常小,需要极高的技艺才能射准。次句“弯时二石强”,意为拉弓的力量很大,可以拉弯二石的重量,形容射手的力量强大。第三句“木心元正直”,意为箭杆的中心是直的,比喻射手的技艺精湛
【注释】 苍苍:青翠貌。缘溪去:沿着溪水走。竹树:指溪边的竹子和树木。深浅:高低不一的样子。好风:顺风。如有情:似有情感。回复:回转,返回。不知返:不知道是往哪里回。 【赏析】 此诗描写了友人园中景色,以风喻人,写风之自由,人之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喜爱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苍苍”二字,点出山色,用笔轻淡。而“缘溪去”三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溪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原文: 爱此金翠光,招月到林薄。 昨朝桂花开,今朝桂花落。 2. 译文: 喜爱这金光闪闪的光芒,月亮来到树林边缘。 昨夜桂花盛开,今日桂花凋零。 3. 注释: - 爱此金翠光:喜爱这金色光芒。 - 招月到林薄:月光照耀到树林边缘。 - 昨朝桂花开:昨夜桂花盛开。 - 今朝桂花落:今日桂花凋零。 4.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 1.生涯渔钓满江湖:我的一生都在江湖中度过,从事渔猎和垂钓。 2.千古升沉事有无:几千年来,升迁与贬谪的事情多如牛毛。 3.溪山群覆鹿:山间溪水覆盖着无数只鹿。 4.天地任归凫:任由天空和大地接纳我这只野鸭。 5.苍茫立:独自站在高高的台上,显得孤独而迷茫。 6.意象孤:心中所想的,就像一幅孤独的画面。 7.落木洞庭波澈底,萧萧汀畔尽荒芜:秋天时,洞庭湖的水清澈见底
【注释】: 征帆十里挂澄湖,摇拽斜阳远欲无。 骞去长空随鹳鹤,浴来同伴问鸥凫。 不嫌日蔽交阴重,偏爱台虚趁客孤。 回首登高馀兴续,那知前路已荒芜。 注释解释: 1. 征帆十里挂澄湖:征行的船帆像白色的绸带一样在澄澈的湖面上飘荡。 2. 遥想:遥想。 3. 骞去:指飞鸟展翅高飞。 4. 长空:指天空。 5. 浴来:指水禽在水中洗浴。 6. 同群:与同伴一起游弋。 7. 不嫌:不嫌弃。 8. 台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