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
秋日与客登宝峰 越湖秋晚方游赏,兰棹遥停白鹭洲。 云破觚棱金雀现,雨余涧水玉虹流。 紫檀爇鼎僧延款,绿醑浮杯客献酬。 醉后陶然忘荷锸,疏狂我亦晋时刘。 【注释】 逾:通“逾”,越过;兰棹: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觚棱:古代建筑上方形的棱角;金雀:指太阳;紫檀:一种珍贵的木材;绿醑:指酒;樽:古代的酒器;陶然: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疎(shū)狂:形容放纵不羁;晋:指东晋。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黄州迁客气如虹,夜放扁舟吊两雄。 - 关键词:黄州、迁客、赤壁图 - 注释:黄州的迁客情绪如同波涛汹涌的洪水一样强烈。夜晚在船上饮酒,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周瑜和诸葛亮(“两雄”指他们)。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叹。 2. 东下火攻吴卒锐,北来阵战魏师空。 - 关键词:东下、火攻、吴卒、北来、阵战、魏师、空 - 注释
【注释】: - 郭外游: 郭外游玩 - 登高快我豁吟眸: 登上高处让我心情舒畅,可以放声高歌。 - 天包沧海欲穷处: 天空好像把大海的尽头都遮住了。 - 人立青山最上头: 人在最高的山头上站立。 - 万木总含霜露气: 万木都带有秋天的露水。 - 一壶浑遣古今愁: 喝一壶酒就可以驱散古今的忧愁。 - 南来新燕斜成字: 南飞的新燕子在低空飞翔,形成“秋”字的图案。 - 写出西风澹澹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曾携孤剑入辕门,老大还家荷主恩:年轻时带着一把剑闯入军门,现在老了回家享受主人的恩惠。 - 解释:“孤剑”指随身携带的利剑,象征年轻时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辕门”是古代军营的大门,这里比喻进入社会或开始新生活。“荷主恩”意味着感谢主人(即社会或国家)给予的庇护和照顾。 2. 青草塞边丹凤诏,绿畴轩外白鸥村:在青翠的边塞听到皇帝的诏书,在绿色的田地旁看到白鸥栖息的村庄。 -
诗名《题雪竹》,作者是明代诗人刘崧。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 诗句: 1. “雪霁湘川绝点埃”:描述雪后湘川的景象,无一点尘埃。 2. “冷枝寒叶脆难开”:描绘了冬日里树枝和叶子的寒冷状态。 3. “舜妃昨夜游何处,骑得翩翩白凤回”:通过舜妃的故事,展现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 - 译文: 1. 湘江两岸的景色在雪后变得清新脱俗,没有一丝尘埃。 2. 冬日里
诗句解释: 1. 乘闲访隐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无事时去拜访隐居的人,这里的“乘闲”指的是利用空闲时间。"隐君"指的是隐居的友人。 2. 黄叶路斜分: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变黄,道路在秋天显得倾斜,落叶覆盖了道路,使得视线受阻,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分割。 3. 惊犬知生客:这句诗描述了一只警觉的狗看到陌生人而吠叫的场景。"惊犬"意味着狗因为陌生人的到来而表现出警觉
休宁道中 东风吹我过休宁,轧轧肩舆路几程。 山鸟有音堪入听,野花无数不知名。 孤村荒落溪边绕,五岭崎岖树杪行。 日暮邮亭暂安憩,且将苏息问苍生。 注释: 休宁道中:在休宁的路上行走。 东风吹我过休宁:春风从东方吹来,把我带到休宁。 轧轧: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也形容声音洪亮。 肩舆:用肩挑或用轿子抬的车子。 山鸟有音堪入听:山上的鸟儿叫声好听,值得一听。 野花无数不知名:野花很多
注释: 1. 解补梁间垒,能寻花下门。 2. 春来与秋去,莫负卷帘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燕的诗,通过对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1. "解补梁间垒",意为燕子善于修补房屋上的裂痕。燕子在筑巢时,会利用唾液将泥土粘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巢穴。这一细节描绘了燕子勤劳、有智慧的特点。 2. "能寻花下门",意为燕子善于寻找食物来源。燕子在觅食时
晚景便面为沈仲明作 上方楼阁隐烟霏,风递钟声出翠微。 隔水冷霞红不散,残光斜照两人归。 注释: 1. 上方楼阁隐烟霏,风递钟声出翠微:描述一座位于高处的楼阁,云雾缭绕,远处传来钟声飘荡在山间。 2. 隔水冷霞红不散,残光斜照两人归:形容远处的景色,水面上反射出的红色彩霞依然清晰可见,夕阳斜照,两位游人也回到了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晚景”为题
注释:一树芙蓉盛开在秋天的水边,红颜美少年。 开得迟不要怪罪它,还是比菊花先开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荷花的美景。首句写荷花生长的环境——临秋水,即临着秋天的水,这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基调;二句则以“红颜”和“美少年”赞美荷花的风姿绰约、娇艳美丽。三句是说,虽然你荷花开花迟,但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还有菊花比你早开,更显生机。诗人用“犹在”、“先”等词来强调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诗显得委婉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