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复
【注释】 南塘:指浙江绍兴南塘。对菊:即赏菊。东君:指春天的主宰,这里指太阳。媚:娇艳。 【赏析】 这是一首写菊花的诗。诗人在南塘畔观赏秋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咏菊诗。诗中的“菊”字出现了三次,但都是借代之辞,不是实指。全诗写得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一种幽芳南涧滨”,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所咏对象是秋菊。这“一种幽芳”四字用得极妙
花萼楼前白玉枝,暗香长与月相随。 草堂人去逋仙老,春兴无端却属谁。 谢复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对花萼楼前白玉般的树枝、淡淡的香气以及月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谧之美。诗中的“草堂人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而“春兴无端却属谁”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注释: 二月二日进入山中,看到松竹正值盛开时节。我闲来无事,登上嶙峋的山崖,只见已经长成的松树郁郁葱葱,还未长得均匀。好是梅花助诗兴,两株晴雪般的梅花,无法完全掩盖春天的美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入山赏花的情景。诗人在二月二日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进入山中,发现了松竹盛开的景象。他闲来无事,便登上嶙峋的山崖,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首句“二月二日入山看松竹”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二月二日是春天
夏大水 冥冥十日雨,浩浩势襄陵。 旷野洞庭阔,平畴沧海深。 鱼龙迷故宅,鸟雀觅高林。 出壑玄蛟舞,凌波小舸沉。 夹山田变谷,虚市米增金。 野哭闻人溺,楼居怕水侵。 此情谁与诉,搔首独长吟。 译文: 连绵十天的暴雨倾盆而下,洪水滚滚涌向岸边。广阔的田野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平原变成了深不见底的湖泊。鱼龙迷失在旧居之中,鸟儿在树林间寻找栖息的地方。洪水冲刷出深渊,小舟随波逐流沉没。稻田变成了沼泽地
【注释】 首夏山行即事:首夏,初夏。即事,写眼前所见所感的事物。 水满寒塘一望平,野花香里踏新晴。 青林一簇南薰细,时送黄鹂三两声。 【赏析】 《首夏山行即事》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初夏山水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水满寒塘一望平”,描绘了初夏时节,池塘里的水面被阳光照射得波光粼粼,显得十分美丽。这句诗通过“一望平”这个词汇
【注释】 祠堂:指寺庙。暮归:傍晚返回。解衣:解开衣带。闲坐:安静地坐下。就清凉:感到凉爽舒适。微吟:轻声的吟诵。缓步:慢步行走。晚:傍晚。山蝉:山间的蝉鸣声。夕阳:落日。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傍晚返回寺庙时的情景。首句写古寺,次句写诗人解衣闲坐的惬意,三四句写诗人微吟缓步归来,五六句写诗人处处听到山蝉送夕阳的鸣唱。诗中用“古寺”“解衣”“闲坐”等词语点出寺庙环境幽静、清雅;用“微吟”
【注释】 题竹隐轩:在竹荫下建的轩,以供主人观赏修竹。 潇洒:超脱世俗,洒脱不羁的样子。 闲情寄修竹:寄托于修长的竹子。 岁寒心:指松柏等耐寒植物的坚韧之心。 深潜媚幽独:深深潜藏而不露声色,只向幽深独处的景致献媚。 日日倚阑千,清风满林谷:天天倚着栏杆,清风吹拂着林间山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作者对竹的喜爱和欣赏。全诗通过写主人喜爱竹子、赞美竹子的品格
林下清风 松竹绕吾庐,户庭匝繁阴。 耽此日幽雅,而无尘鞅侵。 好风天际来,于以涤烦襟。 花鸟有深契,泉石谐知音。 有时发天籁,妙合无弦琴。 上忆千载人,朗然恣孤吟。 诗句释义 1. 林下清风:描述一种宁静、凉爽的环境,如同森林中的微风。 2. 松竹绕吾庐:松树和竹子环绕着我的住所。 3. 户庭匝繁阴:家门附近树木茂盛,形成了一片浓郁的绿荫。 4. 耽此日幽雅:喜爱这幽静的日子,远离尘嚣。
南山别墅 主人昔未贵,爱此南山幽。 结庐傍山曲,绕屋皆良畴。 时复事东作,呼童饭其牛。 扣角一长歌,起慰苍生忧。 蓝田美丘壑,且为高情留。 晚岁心境会,云水同悠悠。 注释: 1. 主人昔未贵:指主人在没有富贵的时候。 2. 爱此南山幽:喜爱这里的山水景色宁静幽深。 3. 结庐傍山曲:在山的弯曲处建了一座小屋。 4. 绕屋皆良畴:四周的房子都是好的农田。 5. 时复事东作:不时做农活。 6.
水碓夜鸣 荆玉渺夷旷,家家事生业。 中有济世人,临流安野碓。 截竹驾回轮,六月洒飞雪。 春出万斛珠,捣碎一溪月。 达旦凡几周,循环声哽咽。 洗甑具晨炊,鼓腹颂洋溢。 译文: 水碓深夜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家家户户都在努力追求生计。 其中有一位能够造福苍生的人, 他站在水边静静地捣衣洗衣。 他砍下竹子制成车轮, 仿佛六月里洒下了飞雪。 春天到来时,他能捣出万斛珍珠, 将一粒粒珠子都打碎在清澈的小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