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铎
【诗句释义】 暮春即事: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即事:描述眼前所见之事,此处指自然景色。 书签药裹近藜床,睡起虚斋日正长。 书签药裹:指药囊、药签等随身之物,暗示着诗人身体欠佳,需要经常服药。藜床:草编的床,简陋而舒适。 科斗:指文字,此处泛指古代的篆刻字体。池塘:泛指园林中的水池。古文字:指古代的文字或篆刻字体。 仓庚:黄莺,这里代指春天。庭院:泛指南方的庭院。沸笙簧:形容鸟儿鸣叫声嘈杂。 林阴
这首诗是郭廷贵为妻子义台作的,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和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林巷仍逃俗,结茅池上台。 - “林巷”指的是林间小巷。“逃俗”表示避开世俗的纷扰。“结茅池上台”则是指搭建了一间茅草屋在山台上。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隐居山林的画面。 2. 果花从牖入,巢鸟隔江回。 - “果花”是指果实花,这里指树上的果实花。“从牖入”表示从窗户进入
孙懋仁沱西别业 屋边沱水日淙淙,风物元应擅楚邦。 兰芷生连垂钓石,凫鹥栖近读书窗。 城东晓色闻孤角,畦外春流带九江。 为约扁舟他日会,狂歌来和郢人腔。 注释: 1. 屋边沱水日淙淙:沱水在屋边流淌,声音像淙淙的泉水。 2. 风物元应擅楚邦:这里指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应该属于楚国。 3. 兰芷生连垂钓石:兰草和白芷生长在一起,可以作为垂钓的地方。 4. 凫鹥栖近读书窗
这首诗是徐原忠在元代所作,诗中描述了他对于春天景色的欣赏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篷门未款鹤先知,已有园深出应迟。 - 篷门:船篷的门,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 知:知道,了解。 - 园深:花园深处,形容园子很大或者很深。 - 出应迟:出来显得有些慢。 2. 松径路晞行药后,藕汀风动纳凉时。 - 松径:指的是松树环绕的小径。 - 药后:药草之后。 - 纳凉:乘凉。 3.
逐句释义 1. 梦野台东地: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梦野台东的地理位置的记忆和感慨。"梦野台"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东”则可能指的是该地点位于东方的位置。 2. 山人池上园:这句诗描述了山人在池边建立的园林,强调了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山人"可能指的是居住在山中的隐士或文人,"池上园"则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景观的园林环境。 3. 馔分鱼食惯:这句诗表达了在园林中经常享用鱼食的习惯
这首诗是作者在昌平(今河北定兴)作客时,与老朋友尔锡的一首赠别之作。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每组前半句写景,后半句抒情。 “薄暮到山城,神疲耳欲鸣”,诗人傍晚来到山城,感到疲倦,仿佛要打呼噜。这是第一联。“薄暮”指傍晚时分;山城即昌平,在今北京昌平区西北;“神疲”是指精神不振,身体疲劳;“耳欲鸣”是指耳朵快要睡着了。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来到昌平,感到疲惫,仿佛要打呼噜。 “抛书从叶乱
注释: 别墅仍书屋,闲居兴颇奇。 野山争入座,田水暗通池。 鸟语花深处,鱼游月上时。 坐阑还散步,聊复有新诗。 译文: 在庭院中搭建了一个小亭子,用来读书和写作,闲暇的隐居生活颇为奇特。 群山竞相进入小亭,田野里的水流悄悄流入池塘。 鸟儿在花丛深处鸣叫,鱼儿在月光下游弋。 坐在栏杆上散步回来后,又创作出新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情趣的诗。首联写自己闲居别墅的书斋,兴致勃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海内今多事,寰中又一阳 - 注解: 国内如今动荡不安,天下又逢新的变化(即“一阳”指初春的太阳)。 - 赏析: “海内今多事,寰中又一阳”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通过对比“多事”与“新阳”,暗示着尽管有困难和挑战,新的开始和希望也在孕育之中。 2. 病常如影在,日未及愁长 -
【解析】 此题为“补写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从形式、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本题是“补写类”试题,要结合诗句和注释,补写与原诗相合的诗句。 【答案】 译文: 天渐渐热起来,太阳还未到正午。 走了一段路才过了一个村庄。 桥下流水潺潺地流着,桥上行人稀少。 小鹊在树上鸣叫,农夫正在田间劳作。 行至寒食节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夜凉: 描述了夜晚的凉爽感觉。 2. 止林足山水,五月夜能凉: 描述夜晚的景色和感受。 3. 江长船侵树,云疏月到床: 描绘了江水流动、船只靠近树木以及云层稀疏而月亮明亮的景象。 4. 坐深心陨火,吟剧鬓增霜: 表达了长时间坐着沉思或吟诗时,内心的火焰被熄灭(陨火),而鬓发因年龄增长而增添了白发(霜)。 5. 近有勋堪策,新松翠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