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举
【译文】: 勤政楼前午朝已结束,在花萼楼头西日落。 沉香亭畔的梧桐已秋了,凝碧池中的荷花仍在夏季。 紫衣使者传达皇帝诏书,宫中的美女们涂脂抹粉,红颜娇媚。 锦鸳彩凤在阳光下闪耀,娇莺和乳燕随风而飞。 御厨捧上敕令准备盛宴,错杂奇珍按时更换。 捧着金盘献上美食,玉案奉出佳肴。 乐师们分行排队奏音乐,琵琶、筚篥、瑶琴、筝等乐器齐鸣。 月支小蛮用汉调吟唱,越江女娃能用秦声唱歌。 何须三击花奴鼓
登崇道观明阁看山 曾跨君山浮洞庭,驾驭罡风遍衡岳。 昨日在彭蠡湖拜访五位高人,呼吸瀑布的清凉,唤醒了醉意中的口渴。 即使是那滴泉和片石,也一一搜寻,无遗落之处。 现在路过文江,面对这山,便想要飞翔并踏上双足。 幽人因为道路艰难跌倒,壁立的群峰难以立足。 当中更险的大西岭,孤独地耸立着,非常危险。 十年来只有此是奇观,回想起前次旅行,现在已不及。 虺尵我马废鞭策,料与此山缘分薄。 横发平生雄壮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观内人道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佛殿开,公车来,幢幡导引法鼓催。” - 释义:佛殿开始开启,公车也来了,旗帜飘扬引导着法鼓声。 - 关键词:佛殿、公车、幢幡(旗子)、导引、法鼓。 - 赏析:这里描述了一幅热闹的宗教活动场景,公车的到来象征着朝廷的支持和重视,而佛教的仪式通过旗帜和鼓声来吸引群众。 第二句:“天人献贡金沙街
注释:只见月亮从杏花枝头升起,照亮了晴朗的新晴天。 东风吹散了銮江的烟雾,江南庭院里的春景真是可怜,可有人不肯去荡秋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月夜下杏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首句"行见月",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背景。第二句"杏花枝上新晴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明媚的春光之下,盛开的杏花挂在枝头,显得格外娇艳欲滴,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
题宜兴陈警之画 君家画舫如画阁,日载笙歌呼客游。 太湖风波不可渡,停桡洗盏淩沧洲。 水心落花烂五色,云头芙蓉攒万虬。 晴空滉漾走白日,烟峦仿佛迷琼楼。 陶朱鲁望已仙去,夫差勾践空荒丘。 古今乐事复我辈,湖山不管兴亡愁。 醉乘鳌背上九汉,一粟下𦕈三吴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象。首句“君家画舫如画阁,日载笙歌呼客游”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家的画舫如同一座美丽的阁楼
【注释】 行见月,白莲池上弄纤纤:行走间就看见月亮,白莲池上有人轻轻地弄着衣服。 宝奁新开飞宝蟾,吴中深闺不卷帘:打开的妆盒里新飞出的一只玉蟾蜍,吴中的深闺中没有卷起窗帘。 齐纨巧遮双蛾尖:用齐地出产的细绢巧妙地遮住了眉毛上的两个小弯。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闺中少妇对明月的欣赏和向往,通过她的所见所思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首句“行见月”三字,点出了女主人公在月色下的行动,是“行见”,而不是静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题紫筠轩》。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南海岸边玉作林: - “南海岸边”指的是海边的地理位置。 - “玉作林”形容岸边如玉般洁白,树木繁茂如同林海。 - 注释:“海边的岸边”指海边的位置。“玉作林”形容岸边的景色如玉石一般美丽。 - 译文:“南海岸边如玉般洁白的森林”。 2. 江东城中土如金: - “江东城”泛指江南地区的城市。 - “土如金”形容土地肥沃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挟册入林,林居幽 - 词语解释: 挟,携带;册,书卷。林中居住(幽静)。 - 注释及赏析: 描述了诗人带着书本进入树林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寻求宁静的愿望。 第二句:逃虚习静恣所求 - 词语解释: 逃,逃避;虚,虚空;习,习惯;静,安静;所求,所需。在空闲时间里,随意满足自己的欲望。 - 注释及赏析: 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时
【注释】 题扇:指在扇面题诗。赤龙行空鞭不去(鞭,驱赶;不去,不离去)——形容扇上的龙形象生动。玉楼美人汗香注——美人的香气像汗水一样流洒在扇面上。摇摇白羽荡轻罗——扇面上飘动着白色的羽毛,好像轻飘飘的罗衣。手中笑把珊瑚树——手捧扇子,好像在玩弄珊瑚树。树排十二金缕衣——扇面上排列着用黄金丝线织成的衣饰,即十二生肖的图案。月中木犀花乱飞——扇面上飘动的花纹好像是天上的桂花在乱飞。 【赏析】
这首诗是《送神词》的前半部分。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赤乌堕城尘土昏,人家火急催宵飧。 注释:赤乌指的是红色,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节日或祭祀活动。尘土昏表示尘土飞扬,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混乱的场景。火急催促人们做早餐,说明人们急于进行祭祀活动。 译文:红日坠落,城市被尘土淹没,人们在匆忙地准备祭祀食物。 2. 庖夫膳吏递走速,滑尘拥彗当厨门。 注释:庖夫和膳吏都是负责祭祀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