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注释: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选择。诗人在面对朋友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有私利之心,那么他就不再与之为友。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坚守和追求,也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译文: 如果你心中有私欲,我就不会与你交往。 拿着这个问题去向秋天的山崖请教,一笑之间就能看出你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坚持和追求。诗人在面对朋友时,如果发现他们有私心
【注释】柳树因为柔韧所以能够忍受冬天的严寒而生长,枣树因为是柔弱所以容易受到风雪的摧残而枯萎。首阳山人虽然身体瘦弱却依然坚持着生活,他是多么需要东皇太一的庇护啊! 【赏析】此诗是说柳树因为柔韧可以忍受严冬,而枣树由于软弱容易被风雪摧残;首阳山人虽然身体瘦弱,但仍然顽强地活下去,他多么需要东皇太一(即太上老君)来保护他。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在困境中坚强生存的人们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赏析】 罗浮山梅,古称“东阳腊”。相传为唐开元间,天竺僧惠能从广东罗浮山带来。宋苏轼《和子由踏雪次韵》云:“雪堂新作罗浮梦,玉树应须是此梅。”可见罗浮梅之盛名,非一日之寒。罗浮山梅花盛开时节在冬末春初,正值岁首,故有“岁寒三友”之一的梅,与“岁暮天寒见素光”的竹,“凌寒独自开”的兰,同列于“四君子”。 “坡翁短衫情”,坡翁指北宋大文豪苏轼。苏轼在惠州任职时,常穿一袭短衫,以表示自己清贫自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君”“滔滔”“非”“安知”等。“此君室”意为:这个诗人(王徽之)的居室。“滔滔天地间”意为:天地之间滚滚不息。“非我安知我”意为:如果不是你怎么知道我心中所想呢?“大儿王子猷”意为:大儿子王徽之。“小儿文与可”意为:小儿子文同。 【答案】 译文: 这世上的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没有谁能够知道谁是自己的知己。我有一个好友,他是位名士,名叫王徽之
【解析】 此君室:此句意谓,此君的居室。 泛菊秋始佳,爱莲夏方娱。 “泛菊”指赏菊,古人有在菊花盛开时宴客赏菊的习俗,这里指诗人在秋天赏菊。“爱莲”指爱莲花之清雅,莲花在夏季生长,到了秋季则凋谢,因此说莲花是在夏季生长而到了秋天才得到欣赏。 不如交此君,清兴无时无。 意思是说,与其赏菊爱莲,不如结交这位君子,这样清高闲雅的兴致就没有了时刻。 【答案】 译文: 此君之居处(或称书房),
【注释】:此君室:此君是说主人。环堵人:指贫贱的人。公也钧天居:你也是在天上居住的仙人。元子: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的儿子,名玄,字灵均。竹马:儿童的游戏用具,这里比喻童年。馀:同“余”,我。 【赏析】:此诗是一首自谦之作。首二句说自己出身寒微,与主人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三四句说主人虽然地位高贵,但与自己一样,都来自平凡人家,只不过主人贵为天子,而自己只是平民罢了。最后两句用典
【赏析】 “矫矫不可羁”是说此君之品格,高洁而不可羁勒。 “一节足千古”是此君之节操,足以垂范后世。 “桃李闹漫山”,以桃李喻其门生弟子。 “岁寒谁汝数”以岁寒三友喻其弟子众多,皆为贤才
注释: 此君室:这首诗。 直节立人懦,清标爽吾惛:正直的气节在人群中显得软弱,清廉的品格使我心中昏昧变得清醒。 岂不益友哉,人中田承君:难道我不是益友吗?这个人就像田畴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朋友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首句“直节立人懦”意指正直之气节在众人中显得软弱,“清标爽吾惛”则是指清廉的品行使心中的昏昧变得清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之士的赞赏与推崇。
注释: 此君室:指这首诗的作者。 风来声清圆,月明影婆娑。 风吹过声音清脆而圆润,月光明亮的影子摇曳不定。 挺挺岩壑姿,时亦妩媚何。 岩石山峦中,展现出独特的姿态,有时候也显得妩媚动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首句“风来声清圆”,描写了风吹过时的声音清脆而圆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月明影婆娑”,则描绘了月光明亮时的影子摇曳不定,如同舞者般优雅迷人。 整首诗通过对风和月的描述
注释: 此君室: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清福造物悭,数竿自超俗。苦觅渭滨封,万此岂有足。 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所作。首二句写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状态,即在屋中种了数竿竹子,过着超脱世俗生活的生活。第三、四句则是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即像姜尚、伊尹一样,在渭水之滨等待时机以期东山再起。然而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然清福,却也是“悭吝”的,即吝啬,不值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