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深
注释:这四棵高大的乔木,全都是儿孙辈了。我曾经见过几度春光在这吴宫里逝去。假如它们当初能够建造起一座大厦,也应当像尘土一样被扫荡掉。 赏析:诗人以“古柏”为题,通过写古柏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历史的感慨。诗中用“四边”来形容“古柏”,意在说明它孤零地生长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依靠和伙伴。而“儿孙”则暗指自己的子孙后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四边乔木尽儿孙”
这首诗是送给黄君俞的,表达了作者对黄君俞才华和品行的赞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首联“紫书夕降御床边,门下褒衣绕数千”意思是说,晚上皇帝的诏书降临在皇宫的御床边,而黄君俞的门下弟子却有几千人之多。这里的“紫书”是指皇帝的诏书,“御床”是指皇宫里的床,“降”是指降临,“夕”是指晚上,“门下”是指黄君俞的门下弟子,“褒衣”是一种古代的官服,“绕数千”是指门下的弟子数量很多
绝句 多年不见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东。 依旧清凉无长物,只馀松桧养秋风。 注释:岁月流转,许多年没见玉川翁了,今日终于有机会在小榭东边与他重逢相会。他依然保持那种清静清凉的状态,没有什么世俗的杂物,只有松树和桧木来陪伴他享受秋日的凉爽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与玉川翁的重逢,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清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多年不见”和“今日相逢”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
【注释】 剪水:如剪刀般剪裁的水。飞花着地干:像飞花一样飘落于地。谢家儿女:指谢氏子弟。因风柳絮:随风而飞,轻飘飘的柳絮。 【赏析】 《雪》一诗写诗人在雪中所见所感。前两句以飞花比雪,既写出雪花的美丽轻盈,又写出其洁白无瑕,更显出了诗人对这洁白无瑕的雪花的喜爱和赞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谢氏子弟的批评。诗人认为他们空有才思,却不懂得欣赏雪的美妙和纯洁
【注释】 1.建溪:古水名。即建康江,即今安徽长江。 2.浦:渡口。 3.黄昏:傍晚时分。 4.野店:乡村旅馆。 5.汀:水中沙洲或沙滩。 6.枫:枫树。 7.系舟:把船拴在树上。 8.痕:痕迹。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泊乡村时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和由此产生的感慨。首句写月落星沉,客船停靠渡口。第二句写野店无灯,将要关门歇脚,以突出旅途的辛苦。第三句写岸上枫叶大半枯黄,但还有一两片还绿着
【注释】 黯淡滩:指长江中三峡的瞿塘峡口险滩。通津:渡口。操舟:驾船。神:指熟练的水手。自是:本来就是。世间:世上。何事:什么事。不由人: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过黯淡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间巧手驾舟、自然力量无法阻挡的感叹。首句“溪流怪石碍通津”描绘出一幅险峻的水路景象,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将会表达出对这种景象的赞叹之情。颔联“一一操舟若有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象的赞叹之情
牡丹 娇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愁风。 炉烟坐觉沉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 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 注释: - 娇黄妖紫间轻红:形容牡丹的颜色娇嫩艳丽,色彩鲜艳如黄、紫色的花朵之间夹杂着淡红色的花瓣。 - 谷雨初晴早景中:谷雨时节天气晴朗,牡丹在早春时节绽放。 - 静女不言还爱日:形容牡丹虽然默默不语,却仍然喜爱阳光,享受春天的温暖。 -
注释:春日的江水渺茫宽广,如同人抱在怀中一般流淌。四周的草木丛生,一片愁绪笼罩着这片土地。吹尽了柳树上飘落的柳絮,却未见人的身影。城楼上飘扬的青旗催动着太阳落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江、烟草、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描写人烟稀少、无人陪伴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整首诗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杨载的作品《挽张几道》。全诗如下: 吴郡声名顾与张,龙门当日共升堂。 青衫始见登华省,丹旐俄闻入故乡。 含泪孤儿生面垢,断肠慈母满头霜。 嗟君十载人间事,不及南柯一梦长。 逐句解析: 1. 吴郡声名顾与张,龙门当日共升堂。 - “吴郡”指的是苏州一带的地名,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出自那里,这里指张几道在苏州的声誉和成就;“顾与张”则是说两人共同享有这个声誉
【注释】 使君:指吴地长官。萧洒:飘逸洒脱。上宾:主人,这里指吴地长官。金地:指华美之地。无人:指无人打扫。敞关:敞开门户。风静:指风很静。来世外:来到天上的仙境。日长:指时间很长。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郢客: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的人,指楚辞《离骚》中的作者屈原。一破颜:一下子笑了。此节:这场合,这宴会。东南:这里指吴地,即吴门。无此会:没有这样的机会。高名:高尚的名声。映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