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以及评析: 1. 释卷趋南亩:放下书本,走向田间。南亩指的是南方的土地,象征着农耕和劳动。诗人通过放下书本,投身于田间劳作,展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 2. 霜风报获时:霜风带来了收获的消息。这里的“报”字,意味着传达或告知。霜风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常常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联系在一起。它不仅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3. 不才谋事拙
【注释】明教院:位于苍峡口的一座寺庙。宝刹:佛教用语,指佛寺的庄严建筑。苍峡:青色的峡谷。门迎万里船:指苍峡口的渡口。湍声:急流声。沉:淹没。鸟语:鸟鸣。岸沫:岸边的水沫。拥:环绕。蛟涎:龙的口水,这里代指江水。朝供收崖栗:早上供应的是山里的栗子。宵瓶煮石泉:晚上用瓶子装着石头烧制的泉水喝。留连:留恋。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明教院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明教院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喜爱。
程公辟留客开元饮 仙老论文小往还,多才令尹独能攀。 携觞步入千花界,借榻清临一水间。 笑语不惊沙鸟去,襟怀犹过野僧闲。 城中此地无人爱,坐对西南见好山。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年间(713-741年)游历成都时所作。他与当地的文人雅士相交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译文: 仙老们论文论诗,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能与他们交流。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令尹,能够攀谈诗词。
注释: 昼锦新坊路稍西,兴来携客就僧扉。——在白天锦绣的新坊路上稍稍往西走,兴起时带客人去到寺院的门边。 樽前倒玉清无比,笔下铿金妙欲飞。——在酒樽前倾倒的美酒清澈无比,笔力遒劲,挥笔如金,美妙的书法仿佛要飞出纸面。 篮舆直须乘月去,榜歌时听采菱归。——篮子车直接搭乘月光而去,船头歌声不时传来采菱归来。 流传白雪吴城满,顿觉炎歊一夕微。——流传的白雪使得吴城的夜晚都充满了洁白
答公权晚春 林圃芳菲尽,空阴绕院青。风条初脱絮,露沼欲生萍。 地僻春犹冷,门闲昼亦扃。临杯学强醉,怀抱只常醒。 注释: 答:回应、回答,这里指作诗应和对方。 公权:即李峤(644年—713年),唐代诗人。字仲文,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晚春:春季的末了,也指暮春时节。 林圃(pǔ):树木花草丛生的园地。 芳菲:草木茂盛繁盛的样子。 空阴:空阔的阴霾。 绕院青:环绕着院子的青树。 风条
诗句释义: 楚水(一条发源于湖南的河流)分流在官舍(官舍是指官员的住所)的北边,闽溪(福建的一条河流)从官舍的东边流出。 译文: 楚水的河水在官舍的北面分流,闽溪自官舍的东面流出。冷清的天空似乎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高高的树木上常吹着风。官舍中只有官场人士,人们纷纷离去,连鸟儿也找不到通往官舍的路。阮家子(指一个姓阮的人)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只能哭泣在没有出路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好友、也是他的精神导师司马光的。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对生死的感慨,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第一句“年来身计欲何为”,意思是说,近年来我的处境和打算是什么?这是王安石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和提问。 第二句“跌宕无成一轴诗”,意思是说,我虽然努力尝试,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轴一样。这是王安石对自己创作的无奈和失望。 第三句“懒把行藏问詹尹
题九华阁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昼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注释: - 斗起喧卑地:指九华山上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天空中争斗的星星一般,显得格外高远和神圣。 - 尘埃不入颜:这里的“颜”指的是诗人的面容,表示诗人面对九华山时,心境变得如此平静,以至于连周围的尘土也无法沾染到他的身上。 - 微寻清昼梦:在清晨的时候,诗人悄悄地寻觅着梦中的仙境
过无为吴氏园池 傍水寻幽径,青林昼掩扉。 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 石好频移坐,波清任濯衣。 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 注释: - 过:经过。 - 无为吴氏园池:指某个地方叫做无为吴氏园池的园林。 - 傍(páng)水:靠近水。 - 寻:寻找。 - 幽径:隐蔽、幽静的小径。 - 青林:绿色的树林。 - 昼:白天。 - 掩:关闭。 - 扉:门。 - 杨花: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 - 入:落在。
朝车皆有从,暮辙各有投。 茫茫声利区,贱客难独留。 岂无平生交,音容杳南州。 幽怀欲有诉,寤寐不可求。 追我夙昔欢,负子今日游。 勉矣尚有适,所困非所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