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
寄范石湖五首 其一 殊庭诏禄佚忠勤,秘殿升班宠旧勋。 试向午桥诸第问,有谁别墅得奎文。 注释:在特殊的庭院受到皇帝的恩宠和奖赏,忠诚勤劳的人会得到提升和重用。在皇家禁殿中晋升官职,是旧臣的荣耀。试着到午桥附近的各个府邸去打听,谁能在别墅中拥有“奎文”字样的匾额或印章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中的荣华富贵景象,以及作者对过去忠诚勤劳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比和讽刺手法
【注释】 近别:指最近与张舍人安国告别。逾旬朔:经过十天半个月。俄传:不久。余子:指张舍人的儿子,即安国。谤:诽谤。渐沸:形容谣言四起。青黄木:用青、黄两种颜色涂饰的棺材。怨怒雷:比喻因愤怒而爆发的雷霆。数行:几行。衰泪:眼泪流到脸上就干了,这里代指眼泪。怜才:爱惜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与友人诀别之后,又传来了噩耗——友人之子张安国病故,诗人不禁悲从中来,遂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注释】 万仞:形容极高;不可攀:不能攀援。青空:青山之巅。天将飞瀑:指瀑布如天降之水。挂其间:挂在山峰间。一双玉塔:双塔。倚绝壁:靠山崖。两道白云:指云雾缭绕。覆器以攲(qǐ)嗟鲁庙:用器皿盖住鲁庙,使鲁庙免受风吹雨打。设瓴(líng)而建笑秦关:用瓶子装起水,建造了秦关。秦关:即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春风一卷出山去:指春天的风把瀑布吹向山上。 【赏析】
诗句原文如下: 水溯安流舟不难,人心自畏石头顽。 黄公误听作惶恐,玉局先生盖谓滩。 注释解释: - 水溯安流舟不难:意思是水流平静,船只行驶不艰难。"溯"表示顺流而下的意思;"安流"则指水流平稳。 - 人心自畏石头顽:人们内心自然害怕石头的坚硬。"心畏"表达了内心的恐惧和担忧;"石头顽"指的是坚硬的石头。 - 黄公误听作惶恐:黄公(可能指某个人或事物)错误地将某种情况解释为恐慌
``` 庐江道中二首 其二老大添身倦,飘零减性豪。 路尘知旱苦,山瘦觉秋高。 若有持衡分,惭无汗马劳。 九原如可作,公瑾笑吾曹。 注释: 庐江道中二首 其二 (作者) 王阮(朝代) 南宋(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句: 十七年间一梦迷,重来浑不辨东西。 译文: 在这漫长的十七年里,一场梦中的迷惘让我难以分辨方向。 注释: 十七年间:表示时间跨度很大,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梦迷: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梦境,对外界的事物感到迷茫。浑不辨东西:形容自己无法辨认方向或事物,感到困惑不解。 赏析: 整首诗以梦为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十七年间”这一时间的描写
注释:瀑布二首 其一 造物小儿不任事,一天元气从淋漓。 云中雨降自应尔,山上水行谁激之。 幽林汹汹虚籁作,赫日粲粲寒光垂。 谪仙独步得兴体,此外篇篇俱比诗。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庐江道中二首 其一 处处云山异,时时气象同。官程严有限,王事冗无穷。晚色烘西日,霜威酿北风。人生真梦幻,底用苦匆匆。 译文: 处处都是不同的云山,但有时却有相同的景象。官场的行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国家的大事又多得难以应付。傍晚时太阳被晚霞映照得通红,寒风吹来使人感到刺骨的寒冷。人生就像一场梦,何必要匆匆忙忙呢? 注释: 处处云山异:处处都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景。 时时气象同
雨浸霜华冷作秋,广文官舍益穷愁 雨浸霜华冷作秋,广文官舍益穷愁。 梦魂却似知人意,偏到庐山脚下州。 注释: 1. 雨侵:雨水打湿了。 2. 霜华:霜花。 3. 冷作秋:使秋天显得更冷清。 4. 广文:这里指考试的场所。 5. 官舍:官吏居住的地方。 6. 益:更加。 7. 梦里:梦中。 8. 偏:特别。 9. 庐山: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面。 10. 脚底:脚边。 11. 州:地名
【注释】 潇湘:指湖南。南枝:指南方的梅树;北枝:指南方的梅树。客愁:指旅途中因思乡而感到的忧愁。驿使:古代传递文书的人,即邮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某地看到盛开的梅花时有感而作的。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远离家乡、漂泊异邦的哀伤之感。 首句“十月潇湘尽放梅”,意思是在十月的时候,潇湘之地已经到处是盛开的梅花。这里用“尽”字来强调了梅花盛开的程度